政策助推铅酸蓄电池产业绿色发展

2021-10-09      887 次浏览

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和国际环保组织自然资源保护协会近日联合公布的《我国蓄电池回收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每年出现的废铅酸蓄电池数量高达260万吨,但通过正规回收的不足30%,而发达国家的正规回收率在95%以上。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铅酸蓄电池生产与出口国,废铅酸蓄电池的回收体系有待完善。


研究报告指出,由于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由公司主导的全国性或区域性废铅酸蓄电池回收网络,近80%的废铅酸蓄电池是通过个体商贩流入非法回收和处理环节,随意拆解后,含铅废酸被随意倾倒,不仅会污染大气、土壤和水源,还会导致儿童血铅超标。


无序回收导致隐患


“重要是回收铅酸蓄电池里面的铅,其他的部分没人要。”在北京市通州区北关大街不远处的一片空地上,一位回收商贩一边倾倒着铅酸蓄电池里面的酸液,一边回答记者的询问。酸液倒掉后会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废铅被非正规厂商回收后用来做什么?回收商贩并不关注。


据中商情报网数据中心最新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1-十一月,我国共生产铅酸蓄电池18458.23万千伏安时,同比上升15.03%。我国作为蓄电池消费大国,铅酸蓄电池被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通信、电力、铁路等行业,其中汽车启动电池、电动自行车用动力锂离子电池、后备电源三类约占消费总量的90%。据了解,我国每年出现的废铅酸蓄电池数量超过260万吨,而一般铅酸蓄电池的含铅量约为70%-80%左右。


“由于国内目前还没有建立起由公司主导的回收网络,回收多以个体商贩为主。因此近80%的废铅酸蓄电池是通过个体商贩流入到非法回收和处理环节,这是导致铅污染的根源之一。”我国电池工业协会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向记者透露,对废铅酸蓄电池的回收处理,目前已经形成完整的地下产业链。一块废弃的铅酸蓄电池,商贩在收购前会判断其使用价值,假如还能用,选择卖给一些小厂翻新;彻底报废的铅酸蓄电池,商贩就会把里面的铅等金属取走,剩下的酸液则被随手倒掉。据了解,我国含铅废酸倾倒量正在逐年上升,已从2008年的9.95万吨,上升到2012年的26.14万吨。


“尽管废铅酸蓄电池是《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的49类危险废品之一,对它的回收、贮存和处置都有严格的规定,但在实践中,因缺乏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和监管,存在经营和无序竞争的现象。”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杨小明近日在“我国废铅酸蓄电池回收管理现状及对策”研讨会上表示,国家投入这么大的成本整治生产环节和再生环节,结果流通环节的污染更严重。


随着蓄电池产业的发展,相关回收业也呈现出较好利润前景。然而相关政策的滞后,致使铅酸蓄电池回收产业发展失序。


业内专家估计,北京市每年出现废铅酸蓄电池大约12万-15万吨,保守也有10万吨。但北京市惟一一家有回收资质的公司生态岛在2013年总共仅回收7000吨废铅酸蓄电池,有组织回收率不到10%。“由于个体商贩抬高废电池回收价格,争夺废电池货源,有资质的回收公司和再生铅公司处于“无饭可吃”的境地,国内亟待建立一个规范的废铅酸蓄电池回收和再生网络。”我国电池工业协会专家表示。


建立规范回收体系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聂永丰曾表示,与我国的自由交易不同,国外大多对铅资源实行的是强制回收制度。以美国为例,禁止消费者自行处理废旧电池,消费者购新电池时要上交型号、数量相近的旧电池,“以旧换新”。同时,美国实行销售押金制度,押金额度一般不少于10美元。而有关零售商,须把从消费者手中回收的电池交给批发商或者再生铅冶炼公司才可经营电池业务。美国政府会对零售商、批发商的行为进行检查,违反规定的将受到罚款等处罚。


据了解,许多发达国家均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废铅酸蓄电池回收体系,他们大体分为三个重要途径:一是蓄电池制造商负责通过其零售网络组织回收;二是依照政府法规批准的专门收集蓄电池和含铅废物回收的强制联盟(包括政府的工业部门、环保部门和电池生产、销售到收集、回收和铅的二次生产循环每个阶段)和专业的回收公司;三是由再生铅公司建立特定的废铅酸蓄电池回收公司。上述三种途径回收的废铅酸蓄电池统一交由正规再生铅公司处理,同时政府给予再生铅公司一定的废电池处理补贴费用。


我国电池工业协会专家表示,目前国内铅酸蓄电池回收管理存在四大挑战:首先,大量非法主体存在于市场,资质回收主体缺乏价格竞争优势。其次,对整个系统中的生产者、销售者、使用者、回收者的责任没有规范性要求,正规体系很难建立。第三,市场准入门槛高。《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和《废蓄电池污染控制技术规范》规定:具有危险废物综合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才可以从事废蓄电池收集、贮存和处置等经营活动。由于危险废物综合经营许可证具有较高的申请门槛,众多公司或个人难以达到要求。据了解,目前国内拥有专业回收废铅酸蓄电池资质的公司不超过5家。第四,多部门联合监管难度较大。废铅酸蓄电池回收处理环节中涉及多个政府机构,仅靠环保部门难以实现。


“废铅酸蓄电池回收体系建设是一项涉及政府,生产、回收和再生公司以及公众等多个利益主体的复杂系统工程,要结合国际相关相关经验,构建完善的废铅酸蓄电池回收体系。”业内专家表示,建立规范的蓄电池回收处理体系,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首先,政府部门应加大维护规范回收的立法、执法力度;其次,鼓励行业间通过经济合约建立规范的回收链条;第三,进行广泛的教育和引导。


《我国蓄电池回收管理现状及对策》指出,合理的政策法规以及经济激励措施有关废铅酸蓄电池回收网络的成功运作同样重要。报告建议完善政策法规以及经济激励措施,落实铅蓄酸电池制造商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从而建立一个规范的废铅酸蓄电池回收网络。


推动产业绿色升级


近十年来,我国铅酸蓄电池行业逐渐从一个规模小、制造技术落后的低端产业,发展成为拥有2000家公司、总产值达1500亿元的大产业。不匹配的是,铅酸蓄电池也引发了一系列环境污染事件。


目前,我国已相继颁布多项政策法规,规范铅酸蓄电池行业的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量,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加强行业的整治力度。2012年五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蓄电池行业准入条件》,未来3年该行业将有一半落后产量面对淘汰,铅酸电池行业集中度将提高。2012年十一月,《铅酸蓄电池生产及再生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指出,到2015年达到清洁生产二级水平的铅酸蓄电池生产公司及再生铅公司分别占公司总数60%、70%以上。2013年三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环境保护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公布的《有关促进铅酸蓄电池和再生铅产业规范发展意见》提出,到2015年,废铅酸蓄电池的回收和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铅循环再生比重超过50%,推动形成全国铅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2013年七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环保部联合在湖北省襄阳市组织召开了铅酸蓄电池和再生铅产业规范发展工作座谈会,会议决定通过采取五项措施,规范提升铅酸蓄电池和再生铅产业,化解环境污染。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副司长杨铁生表示,要从根本上杜绝铅污染事件的发生,就要扎扎实实规范提升铅酸蓄电池和再生铅产业,建立规范有序的回收利用网络,推动形成全国铅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良好的政策导向和法律法规框架,为实现铅酸废电池合规回收指明了方向。”多位业内专家表示。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