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最有效的方法

2021-09-02      863 次浏览

作为活性物质,硅在充电/放电周期内插入和脱出锂时,体积改变到达270%,循环寿命差。这个体积胀大会导致:


(1)硅颗粒的破坏,以及涂层从铜集流体中别离;


(2)固体电解质(SEI)膜在循环进程中不稳定性,体积胀大使SEI决裂并再不断重复构成,导致锂离子电池的失效。


压实工序会使固相接触更严密,进步极片的电子传输功能。可是,孔隙率太低又会添加锂离子传输阻力,和电极/电解液界面电荷转移阻抗,倍率功能变差。


一般,石墨电极孔隙率优化控制在20%-40%,而硅基电极,压实后功能变差,这些极片一般孔隙率60%-70%,高孔隙率能够融洽硅基资料的体积胀大,缓冲颗粒剧烈变形,减缓粉化和掉落。可是,高孔隙率硅基负极极片限制了体积能量密度。那么,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极片要如何制备呢?KarkarZ等人研讨了硅电极的制备工艺。


首先,他们采用了两种拌和办法制备80wt%的硅,12wt%的石墨烯和8wt%的CMC电极浆料:


(1)SM:惯例的球磨涣散工艺;


(2)RAM:两步超声涣散工艺,第一步在PH3缓冲溶液(0.17M柠檬酸+0.07MKOH)中超声涣散硅和CMC,第二步加入石墨烯片和水持续超声涣散。


如图1a和d所示,有关石墨片,超声涣散RAM坚持了石墨烯片原始描摹,片长大于10μm,与集流体平行散布,涂层孔隙率更高,而SM拌和使石墨烯片断裂,石墨烯片长惟有几微米。未压实的RAM极片孔隙率约72%,大于SM电极的60%。


有关硅,两种拌和办法无差别。纳米片状石墨烯具有杰出的电子导通能力,RAM涣散坚持了石墨烯片的完整性,电池循环功能好。


然后,他们研讨了压实对电极的孔隙率、密度以及电化学功能的影响。如图1所示,压实后,石墨烯片和硅的描摹没有显著改变,仅仅涂层更加密实。将极片制作成半电池探测电化学功能,从图2可知:


(1)跟着压实压力添加,电极孔隙率下降,密度添加,体积比容量添加。


(2)未压实极片,RAM孔隙率约莫72%,大于SM电极的60%。而且RAM电极压实更加困难,到达35%孔隙率,RAM电极需求15T/cm2压力,而SM极片只需5T/cm2。这是因为石墨烯片变形困难,RAM极片坚持了石墨烯片状结构,更难压实。


(3)依据完全锂化硅体积胀大193%核算体积比容量。20T/cm2压实下,体积比容量最大,RAM和SM电极孔隙率分为34%、27%,对应体积比容量分别1300mAh/cm3、1400mAh/cm3。


别的,他们还发现压实极片熟化解决能改善循环功能。极片压实时,粘结剂与活物质颗粒可能在颗粒之间的摩擦力用途下断裂,甚至粘结剂自身键断裂,从而极片机械稳定性变差,循环功能裂化(图4a)。


而熟化进程是把极片放置在湿度80%的环境下2~3天,在这个进程中,粘结剂会发作搬迁,更好地铺展在活物质颗粒表面,从头树立更多更牢的衔接,别的,熟化时铜箔会发作腐蚀,铜箔与粘结剂构成Cu(OC(=O)-R)2化学键,结合力添加,也会按捺涂层掉落。因而,熟化解决能够进步极片稳定性和循环功能。


涣散-压实-熟化进程极片的微观结构改变示意图如图4c所示,压实导致粘结剂断裂,循环稳定性变差,而熟化时粘结剂搬迁从头树立衔接,极片微观结构发作改变,机械稳定性进步,相应循环功能进步。


倘若先对极片熟化解决,再压实,极片循环功能有所改善,可是用途不分明(图4b)。这是因为熟化加强了极片机械稳定性,可是随后的压实又破坏了粘结剂的衔接。


因而,有关硅基电极,为了进步循环功能,缓冲硅的体积胀大,极片孔隙率要高,可是为了进步体积能量密度,压实极片下降极片厚度时,需求在进行极片熟化解决改善电极微观结构。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