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 仍需处理后顾之忧

2021-08-23      585 次浏览

近日,我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数据显示,前两个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近7.5万辆,同比上升200%。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黄金发展期,目前主流车企的目标销量合计已冲破70万辆,接近此前国内新能源累计销量总和。然而,随着首批新能源汽车上路已满5年,我国同时迎来动力锂离子电池退役“小高峰”,其回收再利用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面对的棘手问题。


据解析,我国自2010年开始试点新能源车补贴政策,2016年全面推广新能源车。而一般动力锂离子电池会在5~6年后退役。这意味着从2018年开始,我国将会有大量的动力锂离子电池进入报废期。据推算,到2020年,我国电池累计报废量将达到12万~17万吨。


目前,动力锂离子电池大部分为锂离子电池,其中的有些属于有毒物质,具有强致癌性。本来定位于“绿色环保”的新能源汽车,倘若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解决不当,会对环境造成多重污染。


“不过,与过去的铅酸蓄电池相比,今朝普遍使用的锂离子电池中的铜、钴、锂等金属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在市场机制调节下,废旧的动力锂离子电池将会受到回收解决公司的酷爱。”某新能源汽车公司的技术人员表示。多位业内人士认为,新能源汽车电池退役后本身仍具价值,其回收利用方式紧要是梯级利用和资源再生利用。


但目前,动力锂离子电池整体的回收网络体系还很不健全,无论是梯级利用还是再生利用,都还未真正形成规模,技术也仍待升级。据了解,我国惟有少数几家第三方回收公司自建了回收网络,车企、电池公司、回收公司、物流公司协同联动的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体系远未建立。


“动力锂离子电池退役回收的各环节关键性技术还不够成熟,一些电池回收公司仍采用手工拆解或者传统回收工艺。”我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张长令说,采用传统工艺回收解决1吨废旧磷酸铁锂动力锂离子电池,不仅无法盈利,反而可能亏损。


今年二月底,工信部等7部委联合制定《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方法》,明确汽车加工公司承担动力蓄电池回收的主体责任。


然而,一些细节问题依然困扰着相关公司,业内人士呼吁制定更加详细细致的标准。有专家表示,当务之急是尽快处理电池溯源问题,利用新能源汽车监督平台建立电池溯源机制,做到电池从“生”到“死”的全过程可追溯。同时扶持具有研发和提炼能力的公司,特别是引导梯级利用公司与电池公司融合发展,引导再生利用公司与资源材料公司融合发展。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