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动力锂电标准化可借鉴美国经验

2018-07-21      789 次浏览

8月12日,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和电池中国网共同主办的“大市场VS‘小’问题研讨沙龙”在京举行。UL标准开发组织中国区首席代表张斯光,就国内锂电产业标准化现状及未来发展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张斯光认为,国内动力锂电行业标准的发展明显晚于国外,国内某项标准的出台总是在该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开始制定,而国外则不然。他以美国的小型锂电池为例,美国在数十年前就已经开发出这类小型锂离子电池,并在几乎同一时间出台了相应的行业标准,而国内的相关标准是最近几年才颁布出台的。类似情况也存在于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等行业。他认为这是国内外行业标准制定方面存在的最大差距。


由于锂电产业正在伴随新能源汽车产业一同步入商业化进程,因此需要将安全和技术放到首位,这也进一步突出了标准制定的重要性。对此,张斯光表示,国内企业在相关标准制定方面,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一些成熟经验。同时也可通过不同的平台、机构,从技术、研发、商业化等多个角度,共同探讨锂电行业标准化需注意的问题,共同推动国内锂电行业相关标准的制定和实施。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内锂电行业对待国外前沿标准化成熟经验,应学习拿来主义;取其精华,弃其糟泊,才能更好地促进锂电产业发展,开创中国锂电产业新格局。如2015年8月1日,锂电行业首部国家强制标准《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该标准充分参考借鉴相关国际、国外先进标准(UN、IEC、UL等)中的成熟试验方法,并对热滥用、过充、跌落等试验方法进行了修订完善,新增加了保护电路测试、高温使用试验、材料阻燃要求等全新的试验要求,其中热滥用试验、保护电路测试等标准创新内容已经被有关国际标准采纳。


众志成城,其利断金


作为全球最大的从事安全试验和鉴定的民间机构,UL在相关标准方面的投入可谓不遗余力。据张斯光介绍,UL开发一个标准的平均研发投入在1000万美元左右。而对于国内锂电企业而言,目前尚无企业愿意投入如此多的资金及时间成本去从事某一标准的开发。基于这种行业现状,张斯光建议,国内动力锂电池企业、科研机构可以从技术角度进行相关分享,政府部门给予相应政策扶持,多方共同推动相关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工作。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政府扶持的退坡


“众志成城,其利断金”。张斯光觉得国内锂电企业、科研机构等有必要团结起来形成智库。据悉,为加强锂离子电池行业管理,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贯彻落实《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推动锂离子电池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于2016年1月6日在京召开政策宣贯会。中国民用特种局运输司、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相关民航企业、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等9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张斯光还认为,美国锂电标准之所以显得很“强势”,主要是由于美国不同的法规体系下均对锂电池有着严格的要求。在美国海岸警卫队、DOT美国运输部、美国的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各个联邦州相关监管机构,都有很详细的关于锂电池运输、安全、使用的各种要求,这种要求、规定促使UL根据不同的产品撰写标准。也正是这种“严格”和“细致”,使美国的相关标准被全球多数国家和地区所认可。


张斯光表示,在国内动力锂电行业相关标准缺失的情况下,需要全产业共同努力,推动相关标准的制定,最终实现国内锂电行业健康发展。“法无禁止则可为”,国内个别锂电企业因为没有标准而肆意妄为,最终阻碍整个动力锂电产业的发展。他建议,国家也应该基于动力锂电的技术发展方向,制定并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帮助国内企业少走一些弯路。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