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置换下来的动力锂离子电池报废后又将怎么解决呢?

2023-06-17      330 次浏览

历来电池都是重金属污染的源头,倘若未经无害化解决和废物利用,一方面会出现难以逆转的环境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身健康构成威胁,另一方面也会浪费珍贵的有价金属资源。倘若解决不当是不是会带来另一个层面的环保危机和资源浪费?


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正式启动了十城千辆的推广新能源汽车工程,到2012年,国内共推广了新能源汽车1.7万辆。2013年后,国内新能源汽车开始进入大规模推广使用阶段,这些新能源车的电池一般有5到7年的使用寿命,这就意味着这些电池将于2018年后陆续退役。有研究机构预测,将来五年内我国的废旧动力锂离子电池梯次利用的市场规模将达到80亿,回收拆解的市场规模也将达到51亿。从整体上计算,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市场在2020年将超过100亿,到2025年更是会攀升到380亿元的规模。不难预见,将来三年将会是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市场的高速上升期,这将出现一个上百亿规模的蓝海。


然而,这个近百亿规模的蓝海目前尚未找到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面对的一些难题也在制约着相关公司在这个蓝海的冲破。首先是回收体系建设并不完善,从电池加工商、汽车加工商到报废汽车拆解和综合利用公司等都未形成一条有关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的产业链,废旧动力锂离子电池也缺乏相应的回调标准和渠道,加上使用者对动力锂离子电池的认知不够,导致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面对断层的尴尬,回收之路无法打通。其次,回收之路权责不明。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是个系统的工程,仅仅靠一人之力是不够的,这要全产业链的公司通力合作才能完成,整个过程中要明确主机厂、渠道商、综合利用公司等各部分的职责,只要其中一个环节不畅通,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的渠道就很难搭建起来。


另外,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尚未形成统一标准,市场在产业链断层的情况下是很难堆砌成一个蓝海的,一直专注于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的公司的规模也会一直停滞不前,很难形成规模效应来不断催化市场的发展。除此之外,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处于初级阶段,产业链厂家利润微薄,导致整个产业链的发展缓慢。


目前的动力蓄电池回收体系紧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由加工者为主导,通过汽车加工公司通过销售渠道建设废旧动力锂离子电池体系,回收的电池移交综合利用公司解决和利用。一种是以第三方为主体,由梯次利用公司与车企、电池加工商共同合作来建设服务点,聚集回收利用报废动力锂离子电池。不管哪种方式,回收网络+专业化解决将是电池回收市场的总体合作趋势,但目前这种趋势尚未形成清晰的商业模式。


目前,国内的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市场将来将成为一片蓝海是可以肯定的,但在处理目前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渠道不明、商业模式不清晰的过程中,政策推动和引导用途仍旧十分紧要。目前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对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范畴有了相应的布局,通过一定的政策来规范和指挥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回收。近两年,在政策的号召下,很多公司正在逐渐步入电池回收的市场蓝海中,不少上市公司纷纷进场跑马圈地,争取在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市场占据自己的一席之地。北汽鹏龙与格林美宣布将共建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体系,并且在退役动力锂离子电池梯次利用、废旧电池资源化解决等范畴开展合作。2018年三月,上汽集团与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在将来将共同打造新能源产业链闭环。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