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媒体援引业内人士消息称,宁德时代磷酸铁锂(LFP)电池报价将提高10%,以反映原材料成本新增。针对该消息,宁德时代随即回应:消息不实。
面对上述回应,网上不少吃瓜群众纷纷留言表示:“无风不起浪”;“必定上涨,供不应求不涨才怪”;更加有甚者称“上调10%不实,实际是上调10%以上”。
锂材料价格维持高位,下半年或再创新高
众所周知,宁德时代否认涨价传闻背后,是锂离子电池上游原材料价格的一路高涨。
自2020年以来,锂离子电池上游原材料价格始终维持在高位。数据显示,截至五月十八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已从去年价格“低谷”3.8万元/吨涨到现在的8.9万元/吨(均价),涨幅为134%;氢氧化锂则从6万元/吨涨到8.75万元/吨(均价)。
业内人士分析称,锂相关电池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涨,一方面是由于下游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电池旺盛的需求所带动;另一方面也是受制于目前紧张的锂材料供求关系。
根据中汽协最新统计数据,今年1-四月国内新能源车累计销量73.2万辆,同比大增249.2%,由此带动动力锂电池装机量同比大增约241%;另来自SNEResearch统计的数据显示,海外市场一季度动力锂电池装机同比上升96%。
未来5年,随着新能源汽车数量的持续高速上升,相关机构估算,预计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有望达到20%,其销量将超1800万辆。同时考虑储能、3C消费电子以及传统工业等其他碳酸锂应用场景,预计2025年全球碳酸锂需求量将达124万吨,是2020年的3.6倍。
一方面是原材料需求量的不断地攀升,另一方面则是来自供给端的供应不足。据悉,目前澳大利亚、智利、阿根廷等国为全球重要的锂矿出口国,但在过去的一年里,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包括SQM、Livent等锂矿巨头扩产计划却有所放缓。而在过去的一周里,受到疫情加重影响,作为全球重要锂矿出口国之一的智利宣布将自第二季度起采取更为严格的防疫措施,这也导致业内关于动力锂电池原材料供应紧张的担忧已进一步加剧。
在业界看来,由于供需不平衡,锂材料价格在未来还可能继续上扬,甚至再创新高。在近日召开的“新能源电池材料前沿技术与智能制造高峰论坛”上,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钴业分会秘书长徐爱东指出,本轮锂行业需求周期强劲,但受限于全球供给侧锂资源和锂冶炼相互不匹配,锂价维持高位的时间有望超预期。今年下半年,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有望上涨至10-12万/吨,3年内锂价中枢预计9-10万/吨。
动力锂电池公司承压前行,行业洗牌加剧
面对供需紧张下的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动力锂电池公司显然承压不小,以至于宁德时代回应涨价为不实消息时,网友们纷纷发出了上述调侃。
确实,由于现在原材料价格一直处于上涨阶段,部分电池制造商已经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方面,假如提高电池价格,可能会失去长期订单;另一方面,假如不涨价,公司承压明显,生存可能会受到威胁。
而实际情况是,面对上游原材料涨价传导而来的压力,第一梯队的动力锂电池供应商(如宁德时代)目前尚未抬升电池装车价格,第二、三梯队等公司则不得已被迫涨价。网络截图
据了解,今年以来,远东电池、卓能新能源、鹏辉能源、横店东磁以及德朗能等公司纷纷发出了电池涨价函。某电池公司负责人坦言,“这种情况是非常少见的,不到万不得已,公司是不愿调涨价格的,能不涨尽量不涨,涨价就可能丢客户。”
作为国内动力锂电池龙头公司,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近日召开的股东大会上对原材料上涨一事亦做出表态:“假如原材料涨得非常高的话,肯定会对我们的成本影响会比较大。但高到什么样的程度就要传递给下游,我们也在考虑这个问题。”他同时放下“狠话”,“假如拼命乱涨价,他们也有点心虚,因为我们可以把它排除在外。”
曾毓群还补充道,“碳酸锂或者是镍跟钴,全世界就这么一点,现在我们也在镍钴锂做一些布局,让他们真正明白,是合理的价钱(生意)才做得长远。”
目前,电池公司虽并未跟风涨价,但是原材料涨价给所有公司带来的影响却是不可忽视的,特别是毛利率的下降。因此,面对原材料涨价、毛利下降的行业情形,降本成为电池公司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一环。
针对今年重要材料价格上涨给成本端造成的一定压力,宁德时代表示,重要从提高产品性能和能量密度、优化产品设计、提高产品良率,与产业链达成深度合作等方式降低生产成本和原材料成本。此外,宁德时代还在不断提升制造、管理水平,在内部推行智能制造,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良率,降低成本。
鹏辉能源表示,受到原材料涨价的影响,会从两个方面去化解,以维持合理的毛利率:第一个是降成本,靠研发和技术进步,提升电池容量、能量密度、优化配方结构等,降低单位安时或瓦时成本;靠提升设备自动化水平降低人工成本;靠精细化管理、精益制造、内部挖潜、优化工艺流程、降低不良率等,降制造端成本,诸如此类。第二个是电池价格的传导,通过电池涨价让下游客户共同分担涨价压力,事实上现在有部分电池产品已经涨价。
不过,要指出的是,与头部电池公司不同,关于小型电池公司而言,原材料涨价、毛利率下降会进一步压缩其生存空间,可以预见动力锂电池行业的洗牌会进一步加剧。相关数据表明,近年来国内动力锂电池供应商数量一直是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已经从2016年的约130家下降到2020年的约70家。同时,行业的市场集中度也大幅提升,装机量排名TOP5公司,其市场份额由2016年的85%进一步提升到2020年的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