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动力新能源汽车电池公司的竞争就是成本的竞争。动力锂电池是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心脏”,占整车成本的30%-40%,是潜在市场达数千亿的新兴产业。对动力锂电池核心技术与供应链的争夺,将成为大国制造业竞争的另一制高点,且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未来全球新能源汽车的行业格局。
未来动力新能源汽车电池公司的竞争就是成本的竞争
补贴过渡期结束,新源汽车阶段性调整、动力锂电池产量过剩,似乎每一个外部环境的变动都在暗示动力锂电池还得继续降价。纵观任何一个工业产品,从产品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边际成本必然带动价格越来越低,然后市场供需关系,产品技术迭代等因素所带来的阶段性收益变化。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多出了电机、电池等几个核心部件,而车辆的最大的成本在电池、电机、电控“三大电”系统,其中动力锂电池成本首当其冲。电池驱动系统占据了新能源汽车成本的30-45%,而动力锂离子电池又占据电池驱动系统约75-85%的成本构成。
以车辆的电池容量在24到60KWh,以现有的电池单价来看,价格也是在7-18万元不等,电池容量越高价格也就越高,如此高昂的电池价格是新能源汽车价格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当然这些也占有了车辆的使用成本,随着电动汽车的保有量的不断新增,国内动力锂电池技术不断进步,电池品质区隔度逐步提升。
动力锂电池公司的降本空间
1、头部聚拢效应进一步加强,马太效应凸显,优质产量仍然供不应求
优质产量释放进一步,单位生产成本降低将是进一步降本的空间之一。从国内来看目前动力锂电池公司开工率不足,新能源纯电动乘用车对电池的安全性、能量密度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倒逼技术储备和技术研发能力不足的公司离场。
2、产量提升后整体原材料议价空间上升,结合原产料价格走弱带来降价空间
目前动力锂电池头部公司新建和计划投建的产量释放后,原材料用量将进一步提高,除去头部公司的产量提升后的原材料议价能力之外,原材料行业的当前利润空间,也是下一阶段动力锂电池降价空间的重要考量因素。
在动力锂电池领域,我国已经不缺失核心技术,无论是正极材料、磷酸铁锂、三元、高电锰等材料都处于优势地位。但装备制造、工程化能力方面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内公司通过产业化、市场化,还是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赶超的。
随着电池公司产量提升、生产规模的扩大、标准化程度的提高,动力锂电池的成本也随之降低。2025年以前,新能源车重要依靠电池成本以及续航能力的提升来接近或达到传统燃油车的产品竞争力水平;而到2025年及以后,新能源车正向开发产品会越来越多地推向市场,更多新技术将应用于新能源车。
未来动力锂电池的竞争是技术和成本控制的竞争,动力锂电池的价格下降是技术和成本控制的产出,动力锂电池公司为争夺部分优质合作伙伴会采取暂时的战略亏损以换取市场空间。
但是整体来看,无论动力锂电池还是动力锂电池涉及的原材料价格都将向着标准工业产品的利润率靠近,之前高利润不可持续,但是后补贴时代新能源汽车留给动力锂电池公司的想象空间足够大,参与全球竞争不等同于价格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