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锂电与目前锂离子电池的最大差别在于固态电解质,固态锂电采用固态电解质以后,一方面可以提升电池的电压平台,进一步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另一方面,在固-固反应中减少了气体的排放,提升了电池的安全性能。
尽管固态锂离子电池相较于目前主流电池体系好处多多,但固态锂离子电池技术的研发也并非一帆风顺。妙盛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邱则有日前在接受电池我国网采访时表示,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功率密度偏低、界面阻抗过大、循环次数低等技术难点一直未取得关键性突破,短时间内很难快速产业化。但邱则有认为,
持上述观点的业内人士不在少数。日产研究与先进工程高级副总裁浅见孝雄曾表态称,尽管全固态电池在实验室里确实表现不凡,但假如将其做大并放入汽车中,在续驶里程、安全和成本方面仍无法得到保障,技术上还要更多突破。他认为,到2025年前,全固态电池技术还无法完善地应用在
固体能源系统公司创始人胡启超也表示,很多人试图找到百分之百完美的固态电池技术,但短时间内有很多技术瓶颈难以攻克,所以我们认为,半固态电池方法更好。
江西赣锋锂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良彬认为,固态电池的产业化将会分为几个阶段,不会一蹴而就。我们今年计划在宁波建一个0.2-0.3GWh的中试生产线,产品与现在锂离子电池仍有很多相似之处,差别在于在隔膜上涂了一层固态电解质,我们称之为第一代产品。李良彬进一步补充道:未来我们还会有第二代、第三代固态电池产品,到第三代应该就是真正的固态锂离子电池,采用固态电解质,负极用金属锂,正极可能用811。
下一代锂电技术引全球公司角逐
固态锂离子电池产业化过程注定要像三元锂离子电池技术路线相同,要技术上的不断突破,要成本上的大幅下降,方能逐步走出实验室,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上。但作为下一代电池代表的技术方向,固态锂离子电池有望大幅提升新能源
不只是日本,在固态电池领域,中韩及欧美等国家和地区也在发动攻势。我国方面,中科院青岛能源所、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宁德时代、中航锂电、比亚迪、赣锋锂业等多家研究机构和公司都已开始固态电池的研发工作。德国的奔驰、宝马,韩国的三星SDI、现代等多个国家的公司都在该领域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