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动力锂电池频繁自燃?动力锂电池安全问题该如何解决?

2021-04-23      1077 次浏览

电池验证周期减半为主因


据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发生的新能源汽车自燃事件,几乎覆盖了目前市面上重要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针对自燃事件发生的原因,有专家总结为以下几种:一是碰撞引起燃烧,这一种在传统乘用车和新能源汽车中都有发生;二是电池散热不够引起燃烧,常见于静态停车中;三是系统短路引起燃烧;四是电控系统等出现问题,在充电过程中的燃烧。


例如,今年八月三十一日发生的力帆650EV自燃事件,就属于电控系统出现问题。厂家经过实地勘察检测,初步判定车辆电池着火的原因是:广州连日暴雨,此车辆被雨水浸泡超过2小时,导致电池微渗漏。经雨水浸泡后,客户未主动与服务站联系检测,此后因电芯短路,引发电池着火。


八月二十六日,铜陵市纯电动公交车自燃的原因也是电池故障。据司机描述,在行驶的过程中,当时仪表盘的一级故障灯报警,车子瞬间就失去了动力,电池发出了火光并且传来声响。所幸没有造成人员的伤亡,但是车辆电池出现了明显损坏。


自燃原因很多,但最重要是电池验证不足。国家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动力锂电池测试中心主任王子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新能源汽车发展在向高能量比发展的过程中,很多验证工作还没有进行,也就是把没有充分验证的电池用到了车上。


王子冬解释说,所谓验证不够充分,即将至少要3年的电池研发和验证期缩短了一半,只剩一年半。为了追上补贴变化周期,一些动力锂电池公司一方面缩短了电池的测试验证时间,另一方面选择物理改进方法,削弱了动力锂电池的安全性能。


研发一个产品,在所有流程都正常,且不出任何意外的情况下要两年多的验证,正常的都要3年。而现在只有一年半,这不符合客观规律。他指出。


新能源汽车安全性成关键


新能源汽车自燃事件频发,让动力锂电池安全问题再次被聚焦。在今年九月一日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瞿国春强调,安全性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必须保持的底线。新能源车自燃事件已经足够为整个行业敲警钟了,随着大量车企涌入新能源,安全问题已经成为行业的第一瓢冷水,这是我们必然要冷静思考的。


据我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累计销售新能源汽车60.6万辆,同比上升达94%。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已经持续三年产销量居全球第一,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总量超过180万辆,这一数字还在不断扩大。


在九月二十二日2018第二届全球未来出行大会上,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我国工程院院士欧阳明高说,很大一部分并没有建立公司内部的电池安全测试标注,部分公司甚至没有电池安全测试能力。


此外,据业内人士爆料称,由于国家政策将动力锂电池高密度与补贴挂钩,行业内存在一些公司为了拿补贴,在技术尚不完全成熟且缺乏严格验证的情况下,匆忙上马高能量密度电池项目。由于这些电池开发时间短,尚不成熟,加之不断缩短和简化的验证试验环节,各类产品问题随之而来。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