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调研明确产业痛点 第一批动力电池报废潮来临

2018-07-08      785 次浏览

据报道,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高云虎带队前往江苏省、浙江省开展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工作调研。调研组听取了企业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工作汇报,详细了解了企业开展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工作现状。针对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工作,高云虎司长提出:


1.加强区域协作,打破区域和行业界限,加强跨区域产业合作;


2.加快构建回收体系,促进汽车生产企业建立回收渠道,加强与电池生产、综合利用等企业合作;


3.加强产业布局,重点抓好前端回收和后端再利用及无害化处置,严格控制湿法冶炼企业的规模和布点;


4.加强政策引导,充分利用现有财税等支持政策,鼓励企业持续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做好技术储备,进一步提升企业环保水平。


预计2020年回收量接近40Gwh,2022年市场规模突破百亿元。受益新能源车行业确定性高增长,国内动力电池2017年实现出货39.2GWh,预计未来三年CAGR仍有望保持30%以上。乘用车电池的有效寿命一般为4-6年,而电动商用车由于日行驶里程长、充电频次多,电池有效寿命仅约3年。我们预测2020年动力电池回收量将接近40Gwh,预计2022年动力电池回收量将接近70Gwh(以含金属价值量计,市场规模有望突破百亿元)。


动力电池回收必要性日益凸显,体现在环保要求、经济效益、资源稀缺、政策规范四方面。动力电池回收的必要性体现在四方面:


环保角度,废旧锂离子电池可能造成严重污染。


经济效益角度,下游需求的持续高速增长导致钴供需格局转为短缺,钴价将高位运行并具备进一步上行空间。


资源角度,我国钴镍资源稀缺,全球的钴矿上游资源主要被跨国矿企控制,仅极少数国内企业收购刚果优质钴矿,钴资源成为动力电池及上游正极材料厂家的“必争之地”。


政策规范:《拆解规范》《余能检测》《规格尺寸》《编码规则》,四大规范出台建立国家标准体系,有助行业集中化、规范化发展。


商业模式:先梯次利用后再生利用,以电池材料厂为核心构建包括整车厂、电池厂在内的合作生态。我们认为,回收渠道是电池回收行业的核心竞争要素之一,而整车厂掌握与消费者联系密切的4S店,在建立回收渠道网络方面具备天然优势。我们看好具备回收技术和先发布局优势的大型正极材料厂商,通过建立与整车厂、电池厂的合作网络,整车厂负责构建回收渠道,正极材料厂商负责拆解、提取金属后再造电池材料,然后供应给电池厂,形成多方合作的循环生态。


风险因素:政策落实不达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