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这是一句在创业圈非常流行的玩笑。然而,现实情况往往是风来了,猪也确实飞上天了,只是不是乘风起飞,而是被架在风口上顶着凛冽的寒风,个中滋味,只有身处其中才能深刻体会。
不少充电桩企业目前的情况就是如此,汽车企业、场地物业主、政府管理部门、电力部门、车辆运营公司、消费者等各方都需要搞好关系,如同在夹缝中求生存,可谓艰难。
仔细分析,出现这一状况着实不应该,一个朝阳产业理应快速发展,而不是被眼前的种种现实因素阻碍。《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新增集中式充换电站超过1.2万座,分散式充电桩超过480万个,以满足全国500万辆动力电池电动汽车充电需求。按照500万辆车、480万个充电桩粗略估算,到2020年我国电动汽车的车桩比将接近1∶1。笔者认为,完成这一既定目标,既需要轰轰烈烈,也需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厘清发展中存在的一切阻碍。
笔者认为,首先,产业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调整,特别是一些细节需要有明确的落实措施。即使已经有了,也应该和现实情况做比较,找出到底哪些不合理,研究如何调整,比如简化补贴发放手续和程序。
其次,锂电池充电桩企业需要审视自身战略,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有的企业误判市场需求,盲目扩张规模布局充电频率并不高的私家车充电桩市场,导致僵尸桩成片出现;有的企业经营思维落后、运营能力较差,导致充电桩使用率低,盈利遥遥无期。每个充电桩企业都应该对市场做出理性判断,不盲从、不跟风。
最后,行业组织要发挥更大作用。行业组织下联企业,上达政府,角色关键。针对产业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研,为政府调整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此前充电桩标准统一的问题,行业组织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这远远不够,比如充电桩企业反映的物业不开发票、消费者反映的充电价格高等问题,也需要行业组织多向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呼吁解决。
作为一个朝阳产业,遇到问题不可怕,最重要的是不回避问题,各方劲往一处使,方能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