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力电池行业迎来新一轮的投资热潮起,锂电行业并购高烧不退。据统计,2017年锂电行业发生了大大小小的并购案至少30起,其中不乏数以亿计的巨额交易。在这三十几起的并购案中,并非都能修得正果,有人欢喜自然就会有人忧。下面小编盘点了锂电并购失败的十大案例,并适当分析其背后失败的原因。
1、兆新股份终止收购惠强新材、阿李股份
2017年8月14日,兆新股份宣布终止收购阿李股份的交易。对于放弃阿李股份的原因,兆新股份称,由于公司与阿李股份主要股东在定价、估值等事项上存在较大分歧,且阿李股份相关方对该公司对接资本市场的条件和方式产生了不同意见,致使双方未能达成一致。并于8月11日签订了解除协议书。
在终止收购阿李股份后的10月31日,兆新股份宣布拟2亿增资锦泰钾肥,1.25亿增资上海中锂。
2017年11月6日,兆新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原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惠强新材100%股权,但由于交易双方利益诉求不尽相同,核心条款未能达成一致。交易双方经协商一致,决定终止筹划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这正式宣告兆新股份收购惠强新材的计划失败了。
【视角】
2017年兆新股份的收购案可谓是一波三折。先是终止收购阿李股份的交易,后拟2亿增资锦泰钾肥,1.25亿增资上海中锂,而后终止收购惠强新材的计划。从公告内容来看,虽然兆新股份将终止收购原因简单归结为双方在收购价格和交易条件上未能达成一致。但其背后原因的或是双方利益诉求出现了较大偏差吧。
2、金冠电气收购中锂新材
2017年5月16日,金冠电气曾公告称,拟同时收购鸿图隔膜和中锂新材,进军锂电隔膜领域。
2017年6月22日,金冠电气发布公告称,协议双方反复磋商谈判未能就收购方案达成一致,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签署吉林省金冠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与湖南中锂新材料有限公司合作框架协议及其补充协议之终止协议的议案》。
就当业内关另外一个标的中锂新材的走向时,金冠电气给出了答案:并没有在同时选择两家标的企业,而选择了鸿图隔膜而放弃了中锂新材。
而此次放弃并购一定程度上也促成了长园集团的并购成功。
【视角】
2017年,资本市场在隔膜领域的兼并购此起彼伏。原因是锂电隔膜毛利率在锂电池四大关键材料中一直处于高位,企业盈利增长稳定。对于优质标的企业中锂新材,其实不差市场资本的追逐。对于金冠电气而言,也有鸿图隔膜收入囊中。在众多失败的并购案中,算是难得的好结果了。
3、长信科技收购比克电池
2017年8月8日,长信科技发布公告称,经与交易对方协商一致后,企业决定终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深圳市比克动力电池有限公司75%股份。这也意味着从2016年9月开始,长达11个月的长信科技收购比克电池股权事宜正式宣告失败。
但是,如果你认为此事就此完结,那你就错了。据悉,长信科技拟通过自有或自筹资金购买比克电池不超过20%股份,购买完成后,上市公司将持有不超过29%的比克电池股份。长信科技此举有望于日后重启收购事宜。
比克电池2015年率先推动智能制造升级,进行动力电池智能生产制造体系建设,实现生产过程管理的平台化、服务化、智能化。在郑州比克基地,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目前搭建了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无人车间,生产线与技术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更多比克电池的介绍,请查看《年终盘点:2017十大明星锂电企业》。
【视角】
这次并购失败或许与奥特佳收购海四达电源失败原因一致。在此次交易中,双方签署的业绩对赌协议,比克动力2017、2018和2019年度的净利润将分别不低于7亿、12亿和12.5亿元。而比克电池2014、2015和2016年,分别实现净利润-1880万元、2632万元和4.51亿元。在目前补贴退坡动力电池价格和毛利下滑、而电池原材料涨价的情况下,比克电池要完成3年巨额的净利润承诺压力非常大,业绩对赌风险过高。
4、群兴玩具收购时空能源失败
根据3月份披露的重大资产重组预案,群兴玩具拟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以29亿元的价格收购时空能源100%股权,并拟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10亿元,用于年产3GWH电动车用动力电池组建设项目和伊卡新能源电动车用动力电池组研发中心项目。
在重组预案中,群兴玩具曾宣称,公司将以此快速切入新能源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领域,从而形成公司在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板块的业务布局;同时,通过双主业模式齐头并进分散经营风险,也可进一步提升公司未来的持续盈利能力及整体价值。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2017年9月26日,被市场戏称为“重组专业户”的群兴玩具发布公告宣布终止重大资产重组。这也是群兴玩具自2014年以来的第三次重组失败。
在此次终止重组的公告中,群兴玩具披露称,标的公司控股股东提出若按原方案推进,则对标的公司股东不利。后经沟通,双方无法就重组的发行价格等核心条款达成一致意见。
【视角】
作为“重组专业户”,群兴玩具再次重组失败不禁让人感慨,其对新能源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领域想快速切入的迫切心态。从群兴玩具的案例上,让人看到资本市场对新能源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领域的高度关注,另一方面,则是隔膜企业对于资本导入的急迫。
5、圣阳股份收购实联淮安、实联盐城失败
2017年8月21日,圣阳股份发布公告,公司原拟通过旗下的产业并购投资基金,8.5亿元投资锂离子电池公司实联淮安和实联盐城。但由于目标公司所在行业的国家政策发生重大变化,两个标的公司不满足此前双方签订的《股权投资框架协议》约定的本次投资的前提条件,公司决定终止此次投资。历时将近一年,这家国内铅酸电池巨头在转型发展锂电方面的一个关键布局还是失败了。
圣阳股份表示,截至目前公司并未实际出资,并将会持续实施新能源领域发展布局。
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增长对动力电池产生了强劲需求,在此背景之下,国内铅酸电池巨头纷纷加速转型布局锂电。但与超威、天能、南都、双登等企业通过大规模自建动力电池企业的切入方式不同,圣阳股份却选择与投资机构成立并购基金间接入股动力电池企业的方式切入锂电行业。
与前者相比,后者切入的方式明显可以更快一些,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2016年10月12日,圣阳股份发布公告称,拟通过旗下的产业并购投资基金为主体,对实联长宜淮安科技有限公司、实联长宜盐城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投资。投资金额合计人民币8.5亿元,股权转让及增资完成后产业基金最终取得实联淮安、实联盐城各57.24%的股权。
【视角】
对于此次并购失败的原因,可能是与实联长宜的发展有关。根据双方协议,两家公司于2017年-2020年业绩承诺期内的承诺净利润分别不低于人民币1.6亿元、2亿元、3亿元、3.8亿元。但在并购期间,实联长宜处在创业初期,业务尚未完全定型,盈利能力较差,未来经营也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风险,如果直接投资并购,短期内可能会对圣阳股份的持续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而在终止此次投资以后,圣阳股份布局锂电行业的发展步伐也将受阻。在优质标的稀缺、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形之下,圣阳股份想再次通过兼并购的方式切入锂电行业也将变得更加困难。
6、雪莱特收购深圳斯诺失败
2017年3月,雪莱特停牌筹划重组,拟购买主营锂电负极材料相关业务的深圳斯诺100%股权,但雪莱特在7月8日发布临时公告,拟收购另一动力电池企业卓誉自动化100%股权,由此其重组标的由一家变成了两家。
2017年9月2日,雪莱特又突然公告称因公司与深圳斯诺主要股东就交易价格等核心方面未能达成一致意见,故决定终止收购深圳斯诺。雪莱特在9月14日披露其重组计划方案,此次重组标的公司最终尘埃落定,从两家变成了一家。上演了一出重组标的“一家变两家、两家又变一家”的剧情。
【视角】
从雪莱特并购案上演的这出重组标的“一家变两家、两家又变一家”的剧情。可以看出,对新兴的新能源市场来说,最不缺的应该就是资本了,最缺的是优质的企业。从并购热潮的密集程度看来,当前锂电已经是“狼多肉少”,所以企业并购价格也是越来越高,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资本的恐慌心理。
7、德尔未来收购河南义腾新能源失败
德尔未来2016年6月打算收购义腾新能源85.38%股权。加上公司原本持有义腾新能源14.62%股权,若此次收购成功,德尔未来将持有义腾新能源100%股权。义腾新能源承诺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分别实现净利润不低于2亿元、2.6亿元、3.4亿元。
不过,由于义腾新能源的第一大股东苏州德继企业管理中心持有的股权被司法冻结,因此收购事宜此后一直被拖延。德尔未来深感此次收购难度巨大,希望渺茫,于是做出了终止收购的决定。
2017年7月4日,德尔未来通过网络互动方式召开了投资者说明会,董事长汝继勇先生及相关成员就公司终止收购河南义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相关情况与投资者进行了沟通。
德尔未来称,此次终止收购义腾新能源,是因为交易相关方之一苏州德继企业管理中心持有的义腾公司股权被司法冻结。虽然公司及相关各方不断推进解决方案,但涉及的对象较多,解决难度较大,解决的时间不可控,公司认为继续推进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的条件已不具备,所以决定终止。终止的原因与现金流紧张并无关系。
虽然此次收购因意外终止,但德尔未来仍然持有义腾新能源14.62%的股权,即义腾新能源14.62%的利润归属于德尔未来。
【视角】
此次并购失败与交易相关方之一义腾公司股权被司法冻结有关。此外,而义腾新能源干法占比仍较大,据了解,义腾新能源现有干法产线10条,湿法产线1条。从隔膜市场环境来看,湿法是趋势,从长远来看,德尔未来未来要承担转型的压力。值得一提的是,义腾新能源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2.57亿元,实现净利润8967.56万元,与原本承诺的2亿元净利润相去甚远;面临业绩对赌无法实现的风险。
8、西部矿业终止收购青海锂业
2016年,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将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四川会东大梁矿业有限公司100%股权及青海锂业有限公司100%股权。
2017年8月5日,西部矿业突然宣布,由于原计划收购的青海东台吉乃尔锂资源股份有限公司的采矿权证取得时间存在重大不确定性,而青海锂业主要业务是为锂资源公司委托加工碳酸锂产品,构成此次收购事项的实质性障碍,公司决定放弃收购青海锂业。西部矿业表示将继续推进收购大梁矿业100%股份的事项,不过收购方式由“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改为了“以自筹资金”购买。
从宣布筹划资产购买事项申请股票停牌开始到宣布终止计划,历经近一年半的时间。
不过西部矿业表示,收购大梁矿业100%股权并不受此事影响。为了尽快完成对大梁矿业的整合工作,加强公司矿产资源储备,同时基于维护全体股东的利益、提高交易效率的目的,避免内部同业竞争,经审慎考虑并与交易对方友好协商,决定采用自筹现金方式收购大梁矿业100%股权。
【视角】
因为一张采矿权证,西部矿业继续大梁锂业的并购,同样因为一张采矿权证,西部矿业终止青海锂业的并购。不禁让人感慨,优质的矿产资源储备是确保企业持续盈利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对任何一家矿业公司的成功收购,都可提高西部矿业的金属资源储量,从而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盈利水平。
总结
2017年,是新能源产业大变革的一年,陆续发布多项新能源产业链相关政策,国家正在试图弱化新能源产业对政策的依赖,促进产业独立化、规范化发展。锂电行业已不复当年“闭着眼睛都能赚钱”而导致“动力电池饥荒”的行情,在企业不得不纷纷扩大产能的时期,不仅竞争格局日益激烈,优质标的快速减少且部分标的企业估值过高,使得投资风险激增。所以企业在选择标的时需具备一双“火眼金睛”,否则将面临并购失败的风险。自动力电池行业迎来新一轮的投资热潮起,锂电行业并购高烧不退。据统计,2017年锂电行业发生了大大小小的并购案至少30起,其中不乏数以亿计的巨额交易。在这三十几起的并购案中,并非都能修得正果,有人欢喜自然就会有人忧。下面小编盘点了锂电并购失败的十大案例,并适当分析其背后失败的原因。
1、兆新股份终止收购惠强新材、阿李股份
2017年8月14日,兆新股份宣布终止收购阿李股份的交易。对于放弃阿李股份的原因,兆新股份称,由于公司与阿李股份主要股东在定价、估值等事项上存在较大分歧,且阿李股份相关方对该公司对接资本市场的条件和方式产生了不同意见,致使双方未能达成一致。并于8月11日签订了解除协议书。
在终止收购阿李股份后的10月31日,兆新股份宣布拟2亿增资锦泰钾肥,1.25亿增资上海中锂。
2017年11月6日,兆新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原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惠强新材100%股权,但由于交易双方利益诉求不尽相同,核心条款未能达成一致。交易双方经协商一致,决定终止筹划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这正式宣告兆新股份收购惠强新材的计划失败了。
【视角】
2017年兆新股份的收购案可谓是一波三折。先是终止收购阿李股份的交易,后拟2亿增资锦泰钾肥,1.25亿增资上海中锂,而后终止收购惠强新材的计划。从公告内容来看,虽然兆新股份将终止收购原因简单归结为双方在收购价格和交易条件上未能达成一致。但其背后原因的或是双方利益诉求出现了较大偏差吧。
2、金冠电气收购中锂新材
2017年5月16日,金冠电气曾公告称,拟同时收购鸿图隔膜和中锂新材,进军锂电隔膜领域。
2017年6月22日,金冠电气发布公告称,协议双方反复磋商谈判未能就收购方案达成一致,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签署吉林省金冠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与湖南中锂新材料有限公司合作框架协议及其补充协议之终止协议的议案》。
就当业内关另外一个标的中锂新材的走向时,金冠电气给出了答案:并没有在同时选择两家标的企业,而选择了鸿图隔膜而放弃了中锂新材。
而此次放弃并购一定程度上也促成了长园集团的并购成功。
【视角】
2017年,资本市场在隔膜领域的兼并购此起彼伏。原因是锂电隔膜毛利率在锂电池四大关键材料中一直处于高位,企业盈利增长稳定。对于优质标的企业中锂新材,其实不差市场资本的追逐。对于金冠电气而言,也有鸿图隔膜收入囊中。在众多失败的并购案中,算是难得的好结果了。
3、长信科技收购比克电池
2017年8月8日,长信科技发布公告称,经与交易对方协商一致后,企业决定终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深圳市比克动力电池有限公司75%股份。这也意味着从2016年9月开始,长达11个月的长信科技收购比克电池股权事宜正式宣告失败。
但是,如果你认为此事就此完结,那你就错了。据悉,长信科技拟通过自有或自筹资金购买比克电池不超过20%股份,购买完成后,上市公司将持有不超过29%的比克电池股份。长信科技此举有望于日后重启收购事宜。
比克电池2015年率先推动智能制造升级,进行动力电池智能生产制造体系建设,实现生产过程管理的平台化、服务化、智能化。在郑州比克基地,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目前搭建了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无人车间,生产线与技术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更多比克电池的介绍,请查看《年终盘点:2017十大明星锂电企业》。
【视角】
这次并购失败或许与奥特佳收购海四达电源失败原因一致。在此次交易中,双方签署的业绩对赌协议,比克动力2017、2018和2019年度的净利润将分别不低于7亿、12亿和12.5亿元。而比克电池2014、2015和2016年,分别实现净利润-1880万元、2632万元和4.51亿元。在目前补贴退坡动力电池价格和毛利下滑、而电池原材料涨价的情况下,比克电池要完成3年巨额的净利润承诺压力非常大,业绩对赌风险过高。
4、群兴玩具收购时空能源失败
根据3月份披露的重大资产重组预案,群兴玩具拟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以29亿元的价格收购时空能源100%股权,并拟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10亿元,用于年产3GWH电动车用动力电池组建设项目和伊卡新能源电动车用动力电池组研发中心项目。
在重组预案中,群兴玩具曾宣称,公司将以此快速切入新能源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领域,从而形成公司在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板块的业务布局;同时,通过双主业模式齐头并进分散经营风险,也可进一步提升公司未来的持续盈利能力及整体价值。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2017年9月26日,被市场戏称为“重组专业户”的群兴玩具发布公告宣布终止重大资产重组。这也是群兴玩具自2014年以来的第三次重组失败。
在此次终止重组的公告中,群兴玩具披露称,标的公司控股股东提出若按原方案推进,则对标的公司股东不利。后经沟通,双方无法就重组的发行价格等核心条款达成一致意见。
【视角】
作为“重组专业户”,群兴玩具再次重组失败不禁让人感慨,其对新能源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领域想快速切入的迫切心态。从群兴玩具的案例上,让人看到资本市场对新能源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领域的高度关注,另一方面,则是隔膜企业对于资本导入的急迫。
5、圣阳股份收购实联淮安、实联盐城失败
2017年8月21日,圣阳股份发布公告,公司原拟通过旗下的产业并购投资基金,8.5亿元投资锂离子电池公司实联淮安和实联盐城。但由于目标公司所在行业的国家政策发生重大变化,两个标的公司不满足此前双方签订的《股权投资框架协议》约定的本次投资的前提条件,公司决定终止此次投资。历时将近一年,这家国内铅酸电池巨头在转型发展锂电方面的一个关键布局还是失败了。
圣阳股份表示,截至目前公司并未实际出资,并将会持续实施新能源领域发展布局。
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增长对动力电池产生了强劲需求,在此背景之下,国内铅酸电池巨头纷纷加速转型布局锂电。但与超威、天能、南都、双登等企业通过大规模自建动力电池企业的切入方式不同,圣阳股份却选择与投资机构成立并购基金间接入股动力电池企业的方式切入锂电行业。
与前者相比,后者切入的方式明显可以更快一些,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2016年10月12日,圣阳股份发布公告称,拟通过旗下的产业并购投资基金为主体,对实联长宜淮安科技有限公司、实联长宜盐城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投资。投资金额合计人民币8.5亿元,股权转让及增资完成后产业基金最终取得实联淮安、实联盐城各57.24%的股权。
【视角】
对于此次并购失败的原因,可能是与实联长宜的发展有关。根据双方协议,两家公司于2017年-2020年业绩承诺期内的承诺净利润分别不低于人民币1.6亿元、2亿元、3亿元、3.8亿元。但在并购期间,实联长宜处在创业初期,业务尚未完全定型,盈利能力较差,未来经营也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风险,如果直接投资并购,短期内可能会对圣阳股份的持续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而在终止此次投资以后,圣阳股份布局锂电行业的发展步伐也将受阻。在优质标的稀缺、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形之下,圣阳股份想再次通过兼并购的方式切入锂电行业也将变得更加困难。
6、雪莱特收购深圳斯诺失败
2017年3月,雪莱特停牌筹划重组,拟购买主营锂电负极材料相关业务的深圳斯诺100%股权,但雪莱特在7月8日发布临时公告,拟收购另一动力电池企业卓誉自动化100%股权,由此其重组标的由一家变成了两家。
2017年9月2日,雪莱特又突然公告称因公司与深圳斯诺主要股东就交易价格等核心方面未能达成一致意见,故决定终止收购深圳斯诺。雪莱特在9月14日披露其重组计划方案,此次重组标的公司最终尘埃落定,从两家变成了一家。上演了一出重组标的“一家变两家、两家又变一家”的剧情。
【视角】
从雪莱特并购案上演的这出重组标的“一家变两家、两家又变一家”的剧情。可以看出,对新兴的新能源市场来说,最不缺的应该就是资本了,最缺的是优质的企业。从并购热潮的密集程度看来,当前锂电已经是“狼多肉少”,所以企业并购价格也是越来越高,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资本的恐慌心理。
7、德尔未来收购河南义腾新能源失败
德尔未来2016年6月打算收购义腾新能源85.38%股权。加上公司原本持有义腾新能源14.62%股权,若此次收购成功,德尔未来将持有义腾新能源100%股权。义腾新能源承诺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分别实现净利润不低于2亿元、2.6亿元、3.4亿元。
不过,由于义腾新能源的第一大股东苏州德继企业管理中心持有的股权被司法冻结,因此收购事宜此后一直被拖延。德尔未来深感此次收购难度巨大,希望渺茫,于是做出了终止收购的决定。
2017年7月4日,德尔未来通过网络互动方式召开了投资者说明会,董事长汝继勇先生及相关成员就公司终止收购河南义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相关情况与投资者进行了沟通。
德尔未来称,此次终止收购义腾新能源,是因为交易相关方之一苏州德继企业管理中心持有的义腾公司股权被司法冻结。虽然公司及相关各方不断推进解决方案,但涉及的对象较多,解决难度较大,解决的时间不可控,公司认为继续推进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的条件已不具备,所以决定终止。终止的原因与现金流紧张并无关系。
虽然此次收购因意外终止,但德尔未来仍然持有义腾新能源14.62%的股权,即义腾新能源14.62%的利润归属于德尔未来。
【视角】
此次并购失败与交易相关方之一义腾公司股权被司法冻结有关。此外,而义腾新能源干法占比仍较大,据了解,义腾新能源现有干法产线10条,湿法产线1条。从隔膜市场环境来看,湿法是趋势,从长远来看,德尔未来未来要承担转型的压力。值得一提的是,义腾新能源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2.57亿元,实现净利润8967.56万元,与原本承诺的2亿元净利润相去甚远;面临业绩对赌无法实现的风险。
8、西部矿业终止收购青海锂业
2016年,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将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四川会东大梁矿业有限公司100%股权及青海锂业有限公司100%股权。
2017年8月5日,西部矿业突然宣布,由于原计划收购的青海东台吉乃尔锂资源股份有限公司的采矿权证取得时间存在重大不确定性,而青海锂业主要业务是为锂资源公司委托加工碳酸锂产品,构成此次收购事项的实质性障碍,公司决定放弃收购青海锂业。西部矿业表示将继续推进收购大梁矿业100%股份的事项,不过收购方式由“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改为了“以自筹资金”购买。
从宣布筹划资产购买事项申请股票停牌开始到宣布终止计划,历经近一年半的时间。
不过西部矿业表示,收购大梁矿业100%股权并不受此事影响。为了尽快完成对大梁矿业的整合工作,加强公司矿产资源储备,同时基于维护全体股东的利益、提高交易效率的目的,避免内部同业竞争,经审慎考虑并与交易对方友好协商,决定采用自筹现金方式收购大梁矿业100%股权。
【视角】
因为一张采矿权证,西部矿业继续大梁锂业的并购,同样因为一张采矿权证,西部矿业终止青海锂业的并购。不禁让人感慨,优质的矿产资源储备是确保企业持续盈利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对任何一家矿业公司的成功收购,都可提高西部矿业的金属资源储量,从而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盈利水平。
总结
2017年,是新能源产业大变革的一年,陆续发布多项新能源产业链相关政策,国家正在试图弱化新能源产业对政策的依赖,促进产业独立化、规范化发展。锂电行业已不复当年“闭着眼睛都能赚钱”而导致“动力电池饥荒”的行情,在企业不得不纷纷扩大产能的时期,不仅竞争格局日益激烈,优质标的快速减少且部分标的企业估值过高,使得投资风险激增。所以企业在选择标的时需具备一双“火眼金睛”,否则将面临并购失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