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池来到了一个技术变革的关键期。异质结电池普遍被认为是未来最具有希望替代现有PERC电池的两种电池技术之一。近日,在泰州举办的首届“太阳谷”异质结国际论坛上,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异质结电池大规模产业化即将到来。
中泰证券分析师王可表示,在组件封装环节,异质结电池比目前的perc电池成本略低,异质结电池的高成本重要在电池工艺环节,最终异质结组件的成本要比perc组件的高约0.2元/瓦。
王可认为,从电站收益的角度,异质结电池已经具备替代PERC电池的条件。
据分析,从发电增益测算,从组件功率看,HJT组件比PERC组件高9%,9%功率提升带来电站发电量新增9%,按照成本传导模型,发电量新增9%,可以带来组件价格提升21%,再叠加异质结组件在其他发电性能上优势,带来组件溢价空间约为0.7元/瓦。
但是考虑到新技术替代旧技术,要让渡大部分增益给电站端,才能让电站端有动力大规模应用,根据历史相关相关经验,功率每提升10瓦,对应带来0.1元/瓦的溢价,目前60片异质结组件功率高于PERC组件功率30W,带来溢价0.3元/瓦,这一溢价高于异质结组件与PERC电池的成本差。
异质结电池组件大规模扩产的经济逻辑已经确立,但整个产业大规模启动要仍然要产业项目的验证。
今年十二月十五日,爱康科技长兴基地第一片异质结电池下线,功率达24.59%,这一电池来自爱康科技220MW的量产线,意味着爱康的异质结电池具备了量产条件。
“爱康长兴基地异质结电池流片(试生产电池片)下线具有标志性的意义。”王可说,“今年是异质结设备的元年,明年是异质结电池的元年。”
爱康科技是国内扩产异质结电池最迅猛的厂商。爱康长兴基地试生产成功后,爱康规划在浙江长兴、江苏泰兴各规划2GW的异质结电池线,预计将于2021年投产。
王可预计,2021年国内异质结电池产量将达到15GW,2022年扩张至30GW,2025年将达到100GW。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异质结将是下一代的电池技术。
捷佳伟创副总经理陈麒麟表示,异质结电池是超高效电池的发动引擎,未来超高效率的电池技术,全部建构在异质结电池的基础上。
据悉,目前业内希望希望将异质结电池量产效率稳定在25%以上,但假如要将效率提高到26%以上,就要异质结叠加其他技术。
爱康科技电池研究所所长易志凯表示,2017年1GW异质结电池产线投资规模大约是PERC电池的3倍左右。近年来,降本的驱动力重要来自进口设备的生产效率的提高,接下来降本要依靠设备和材料的国产化,以及同期进行的生产效率提升。
理想万里晖CMO胡宏逵表示,异质结技术降本关键在于设备的国产化、标准化、量产化,以及相应设备的智能化提升。2020年国内已经实现异质结设备的国产化,设备投资成本降低到约5亿元/GW,预计明年可以降低到4.5亿元左右,随着设备智能化提升,可以提高异质结电池的效率,预计异质结设备降本后,量产平均效率可以突破25%。
王可认为,异质结技术将带来产业格局的巨大变化,由于异质结电池的工艺、人员、厂房、设备与现有的电池线全部不兼容,新的公司将拥有后发优势,将对拥有大量旧电池产量包袱的公司形成竞争优势,“就好像PERC电池技术成为主流带动了爱旭和通威的崛起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