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充电原理分析
锂离子电池的充电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涓滴充电(低压预充电)、恒流充电、恒压充电和充电连接。
锂离子电池充电器的基本要求是特定的充电电流和充电电压,以保证电池的安全充电。新增其他充电辅助功能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电池寿命,简化充电器的操作,包括对过放电电池进行涓流充电,电池电压检测,输入电流约束,充电后关闭充电器,部分放电后充电。
第一阶段:涓流充电涓流充电用于对已完全放电的电池单元进行预充电(回收充电)。当电池电压低于3V左右时采用涓流充电,涓流充电电流为恒流充电电流的十分之一,即0.1c(如恒流充电电流为1A,涓流充电电流为100mA)。
第二阶段:恒流充电当电池电压高于涓流充电阈值时,正向充电电流进行恒流充电。恒流充电的电流在0.2c到1.0c之间。电池电压随着恒流充电过程逐渐增大。一般情况下,单个电池的电压设置为3.0-4.2v。
第三阶段:恒压充电当电池电压升至4.2v时,完成恒流充电,完成初始恒压充电阶段。根据细胞的充盈程度,充电过程中电流从最大值开始逐渐减小。当电流降至0.01C时,认为充电是持续的。(C是表示电池对电流的标称容量的一种方式,例如电池的容量为1000mAh,1C是充电电流1000mA。)
第四阶段:充电连接
有两种典型的充电连接方法:使用最小充电电流鉴别器或使用计时器(可能是两者的组合)。最小电流法监测恒压充电阶段的充电电流,当充电电流降至0.02~0.07c时持续充电。第二种方法从恒压初始充电阶段开始计时,持续充电2小时后继续充电。
上述四段充电方式,电池完全放电后充电时间约为2.5~3小时。高端充电器也使用更多的安全方法。例如,假如电池温度超过规定的窗口(一般为0℃至45℃),充电将暂停。
充电后,若检测到电池电压低于3.89v,则从零开始充电。
手机充电器的工作流程一般如下:测试电池电压,假设电压低于阈值,则进行涓流充电;2.2.当电池充电到一定电压(一般设置为2.9v)时,进行全电流充电;3.当电池电压达到预设电压时(锂离子电池一般为4.2v),进行初始恒压充电,充电电流同时下降;4.当电流逐渐减小到规定值时,充电过程结束。
当电池电压低于2.5v(Vshort)时,锂离子电池充电器使用25mA电流进行预充电,以防止锂离子电池在快速充电时深放电损坏甚至攻击的风险。
用过低的电压给电池充电。当电池电压低于2.5v(Vshort)时,锂离子电池充电器会使用25mA电流进行预充电,以防止快速充电时深放电锂离子电池的损坏甚至被攻击的风险。
除了电压检测、其他辅助方法应该被选择作为备份方法防止收费过高,如电池温度监测、电池温度检测和电池组温度传感器用于持续检测电池温度,当电池温度超过设置计划,关闭电池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