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等胶体电池电量用完了再充电,放电完后应该及时充电。
电池的充电器尽量用质量比较好的充电器,这样有利于提高胶体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电池要充足电存放,存放处应阴凉干燥,不要靠近热源,不要阳光直射。存放一个月以上使用前应补电,存放三个月以上应做一次深充放。
天热时充电注意电池温度不要过高,别把电池充鼓了,如手摸太热,可以停一停再充。冬天温度低,电池容易充不足,可以适当延长充电时间(如10%)。
如是一组电池,当发现单只有问题时应及时更换,可以延长整组的寿命。
蓄电池容量、电压和温度有一定的关系,电池使用性能最佳的温度是在25度,当温度每下降1度时,相对容量大约下降0.8%,当温度升高后容量也会随之恢复。
相对想在在低温度环境下想把蓄电池的性能提高的情况下,可以把电解液的密度提高,这样就可以提升蓄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的性能,但是温度升高以后必须要把相应的密度调整过来才可以,因为酸度过高就会腐蚀极板的,对电池寿命和使用时间都会有相应的影响。
胶体电池属于铅酸蓄电池的一种发展分类,方法是在硫酸中添加胶凝剂,使硫酸电液变为胶态。电液呈胶态的电池通常称之为胶体电池。胶体电池与常规铅酸电池的区别,从最初理解的电解质胶凝,进一步发展至电解质基础结构的电化学特性研究,以及在板栅和活性物质中的应用推广。其最重要的特点为:用较小的工业代价,制造出更优质的电池,其放电曲线平直,拐点高,其能量和功率要比常规铅酸电池大20%以上,寿命一般也是常规铅酸电池长一倍左右,高温及低温特性要好得多。
属于铅酸蓄电池的一种发展分类,最简单的做法,是在硫酸中添加胶凝剂,使硫酸电液变为胶态。电液呈胶态的电池通常称之为胶体电池。
广义而言,胶体电池与常规铅酸电池的区别不仅仅在于电液改为胶凝状。例如非凝固态的水性胶体,从电化学分类结构和特性看同属胶体电池。又如在板栅中结附高分子材料,俗称陶瓷板栅,亦可视作胶体电池的应用特色。已有实验室在极板配方中添加一种靶向偶联剂,大大提高了极板活性物质的反应利用率,据非公开资料表明可达到70wh/kg的重量比能量水平,这些都是现阶段工业实践及有待工业化的胶体电池的应用范例。[1]
胶体电池
胶体电池
水性胶非学科规范术语,是为了区别凝固态胶体的一种名称。
对胶体的理解,学术分类与习俗理解有很大不同。习俗多认为常温下物理状态呈胶凝态的物质叫胶体,而在化学结构分类中,定义为分散相基础结构在1-100纳米范围内的物质。
决定电化学特性的是胶体粒径及其表面活性剂。
胶体电池在历史上几沉几浮,与胶体的材料发展和技术成熟程度有关。近三两年,虽然已研发出纳米级溶胶,对表面活性剂的电化学应用也有了更多的生产实践,但对于厂商而言,很难在短期内选型出适用的凝胶态胶体。
水性胶设计为一种酸电池向胶体电池发展的一种中间产品,特点为:取消物理胶凝骨架,保留功能高分子基团特征及表面活性剂,纯液状,使用时视作一种硫酸添加剂,适用于制作所有的铅蓄电池。
优点:不会产生胶体电池常见的工业问题,制造工艺与酸电池完全一样,使用后增加容量5-15%,延长电池寿命50-100%,抗极板硫酸盐化能力强,硫酸改性后对板栅腐蚀力要小得多。价格也较常规胶体便宜。
使用水性胶添加剂后,硫酸中无需再添加硫酸钠、磷酸等。标准添加量:体积比8%。[1]
从最初理解的电解质胶凝,进一步发展至电解质基础结构的电化学特性研究,以及在板栅和活性物质中的应用推广。[1]
胶体蓄电池最重要的特点有以下几点:
①:胶体蓄电池的内部主要是SiO2多孔网状结构,存在大量微小缝隙,能使电池正极产生的氧顺利的迁移到负极极板上,便于负极吸收化合;
②:胶体蓄电池所带酸量较大,所以其容量与AGM蓄电池基本一致;
③:胶体蓄电池的内阻较大,一般不具备较好的大电流放电特性;
④:热量易扩散,不易升温,热失控几率很小;
采用平板式极板和特殊铅膏配方,胶体电解质,无液体分层,不需均衡充电,自放电率较普通型铅酸电池强,电池深放电能力大大超过普通型蓄电池,对温度的适应性也大大加强!
目前国内常见的胶体电池有2V系列的50AH~3000AH,6V系列的100AH\200AH,12V系列的33AH~250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