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安全是制约大容量储能技术应用的关键瓶颈
核心提示:2017年,项目将形成从材料到电池、模块的完整技术链,50Ah级新电池成套技术具备中试放大条件。基础研究进展顺利,示范产业平台建设提上日程。硅酸盐研究所与华顺投资的合作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我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以下简称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wenzhaoyin,现任上海利隆奥纳瑞拉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纳瑞拉)技术总监兼首席科学家。他带领自己的创业团队,推进高安全度钠镍电池储能技术示范生产线的建设。奥耐利亚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朱永民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表示,整个生产线已经进入调试阶段,进展顺利。
朱永民,北京顺义科技创新集团投资总监。南北会议,科学家与投资者的合作,源于一个昙花一现的科技成果转化的故事。故事的最新转折是投资者、研究团队和研究所之间的三赢。
投资1800万元支持基础研究
电池安全问题是关键瓶颈的大容量存储技术的应用,当前储能或盲目追求高特定的能源而忽视安全,或有一个安全但低特定的能量,虽然在各种可用于大容量蓄电池技术、钠镍电池技术是为数不多的高能源、高安全的技术。然而,到目前为止,只有少数外国机构,如通用电气,掌握了相关技术。
2006年以来,文兆银带领团队开展了钠镍新型安全电池的研究,并于2010年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储能电池核心材料技术体系。
2014年,我们开始纯粹的早期阶段,基础研究的基础上,面向应用的基础研究,这一次,事实上有相当距离的产品和产业化的形成,但直属北京顺义科创集团投资平台北京HuaShun投资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HuaShun投资),给我们研发投入1800万元,这是非常罕见的。万说,这是国内投资者少有的观点。这大大增强了我们对这个项目的信心。
在现有情况下,对基础研究的投资很少。为何华顺会投入这么多钱来支持这项研究?
压力很大。这是我们第一次在基础研究上投资,他说。
华顺投资的领导层决心继续推进,重要是由于与硅酸盐公司和温州银团团队的长期接触和深入了解,以及对高安全性的钠镍电池技术的坚定信念。
为了确保顺利和标准科技投资,除了huashun投资,北京顺义科技创新集团和北京首都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北京科委共同成立的北京第一科技三个新基金,仍然专注于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项目。朱棣文说,按照这个标准,该基金将非常适合投资文昭财团的高安全性钠镍电池技术。
硅酸盐研究所十分重视科学研究的实际应用,已经接近行业,之前我们有更多的合作。我们对研究所和温先生的团队有着深刻的了解。值得注意的是,文招引探团队并不是一个只专注于实验室的研究团队,而是一个对行业有着深刻理解的团队。所以双方只用了半个小时就达成了合作意向。朱先生说,华顺已经决定与该研究所合作进行新型储能电池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在此过程中形成的知识产权由双方共同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