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低温性能怎么改善?

2020-11-18      1709 次浏览

锂离子电池低温充电过程中尤其是低温大倍率充电时,负极将出现锂金属析出与沉积,沉积的金属锂易与电解液发生不可逆反应消耗大量的电解液,同时使SEI膜厚度进一步新增,导致电池负极表面膜的阻抗进一步增大,电池极化再次增强,最将会极大破坏电池的低温性能、循环寿命及安全性能。


低温锂离子电池性能改善方法从正极、电解液、负极三个方面提高电池低温性能的改性方法。


一、正极材料


改善正极材料在低温下离子扩散性能的主流方式有:


1采用导电性优异的材料对活性物质本体进行表面包覆的方法提升正极材料界面的电导率,降低界面阻抗,同时减少正极材料和电解液的副反应,稳定材料结构。


2通过Mn、Al、Cr、Mg、F等元素对材料本体进行体相掺杂,新增材料的层间距来提高Li+在本体中的扩散速率,降低Li+的扩散阻抗,进而提升电池的低温性能。


3降低材料粒径,缩短Li+迁移路径。要指出的是,该方法会增大材料的比表面积从而与电解液的副反应增多。


二、电解液


电解液作为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决定了Li+在液相中的迁移速率,同时还参与SEI膜形成,对SEI膜性能起着关键性的用途。低温下电解液的黏度增大,电导率降低,SEI膜阻抗增大,与正负极材料间的相容性变差,极大恶化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性能等。


目前,通过电解液改善低温性能有以下两种途径:


(1)通过优化溶剂组成,使用新型电解质盐等途径来提高电解液的低温电导率;


(2)使用新型添加剂改善SEI膜的性质,使其有利于Li+在低温下传导。


1优化溶剂组成


电解液的低温性能重要是由其低温共熔点决定,若熔点过高,电解液易在低温下结晶析出,严重影响电解液的电导率。碳酸乙烯酯(EC)是电解液重要溶剂组分,但其熔点为36C,低温下在电解液中溶解度降低甚至析出,对电池的低温性能影响较大。通过加入低熔点和低黏度的组分,降低溶剂EC含量,可以有效降低低温下电解液的黏度和共熔点,提高电解液的电导率。


2新型电解质盐


电解质盐是电解液的重要组成之一,也是获得优良低温性能的关键因素。目前,商用电解质盐是六氟磷酸锂,形成的SEI膜阻抗较大,导致其低温性能较差,新型锂盐的开发迫在眉睫。四氟硼酸锂阴离子半径小,易缔合,电导率较LiPF6低,但是低温下电荷转移阻抗小,作为电解质盐具有良好的低温性能。


3添加剂


SEI膜对电池的低温性能有很重要的影响,它是离子导体和电子绝缘体,是Li+从液相到达电极表面的通道。低温时,SEI膜阻抗变大,Li+在SEI膜中的扩散速率急剧降低,使得电极表面电荷累积程度加深,导致石墨嵌锂能力下降,极化增强。通过优化SEI膜的组成及成膜条件,提高SEI膜在低温下的离子导电性有利于电池低温性能的提高,因此开发低温性能优异的成膜添加剂是目前的研究热点。


综上所述,电解液的电导率和成膜阻抗对锂离子电池的低温性能有重要的影响。关于低温型电解液,应从电解液溶剂体系、锂盐和添加剂三方面综合进行优化。关于电解液溶剂,应选择低熔点、低黏度和高介电常数的溶剂体系,线性羧酸酯类溶剂低温性能优异,但其对循环性能影响较大,需匹配介电常数高的环状碳酸酯如EC、PC共混使用;关于锂盐和添加剂,重要从降低成膜阻抗方面考虑,提高锂离子的迁移速率.另外,低温下适当提高锂盐浓度能提高电解液的电导率,提高低温性能。


三、负极材料


锂离子在碳负极材料中的扩散动力学条件变差是限制锂离子电池低温性能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充电的过程中负极的电化学极化明显加剧,很容易导致负极表面析出金属锂。


选择合适的负极材料是提高电池低温性能的关键因素,目前重要通过负极表面处理、表面包覆、掺杂增大层间距、控制颗粒大小等途径进行低温性能的优化。


1表面处理


表面处理包括表面氧化和氟化。表面处理可以减少石墨表面的活性位点,降低不可逆容量损失,同时可以生成更多的微纳结构孔道,有利于Li+传输,降低阻抗。


2表面包覆


表面包覆如碳包覆、金属包覆不但能够防止负极与电解液的直接接触,改善电解液与负极的相容性,同时可以新增石墨的导电性,供应更多的嵌入锂位点,使不可逆容量降低。另外,软碳或硬碳材料的层间距比石墨大,在负极上包覆一层软碳或硬碳材料有利于锂离子的扩散,降低SEI膜阻抗,从而提高电池的低温性能。通过少量Ag的表面包覆提高了负极材料的导电性,使其在低温下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3增大石墨层间距


石墨负极的层间距小,低温下锂离子在石墨层间的扩散速率降低,导致极化增大,在石墨制备过程中引入B、N、S、K等元素可以对石墨进行结构改性,新增石墨的层间距,提高其脱/嵌锂能力,P(0.106pm)的原子半径比C(0.077pm)的大,掺P可新增石墨的层间距,增强锂离子的扩散能力,同时有可能提高碳材料中石墨微晶的含量。K引入到碳材料中会形成插入化合物KC8,当钾脱出后碳材料的层间距增大,有利于锂的快速插入,进而提高电池的低温性能。


4控制负极颗粒大小


负极粒径越大,锂离子扩散路径越长,扩散阻抗越大,导致浓差极化增大,低温性能变差。因此适当减小负极材料颗粒尺寸,可以有效缩短锂离子在石墨层间的迁移距离,降低扩散阻抗,新增电解液浸润面积,进而改善电池的低温性能。另外,通过小粒径单颗粒造粒的石墨负极,具有较高的各项同性,能够供应更多的嵌锂位点,减小极化,也能使电池低温性能明显提高。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