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凸显!安全问题成动力锂电池产业发展最大绊脚石

2020-08-12      957 次浏览

动力锂电池应用分会数据显示,今年1-十月,我国动力锂电池装机量约34.62GWh,同比上升95.37%。从动力锂电池装机量增速来看,2018年动力锂电池产业依然保持着良好发展势头,但业内人士普遍感觉今年压力更大。这种压力既有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导致的资金压力,也有为应对动力锂电池能量密度提升出现的技术压力。但相关于上述两种压力,今年以来频频着火的新能源汽车带来的安全压力无疑成为产业发展的最大绊脚石,提升新能源汽车安全性,消除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顾虑已成为产业界人士共同关注的焦点。


动力锂电池安全与能量密度本末倒置


近两年来,为满足用户对新能源汽车长续航里程的要求和获得更高补贴,新型高能量密度动力锂电池产品被快速装配到新能源汽车上。“对动力锂电池产品能量密度的指标要求,使得产品迭代周期过短,导致部分公司一味追求能量密度,忽略了产品综合性能的优化,也使得动力锂电池安全隐患加大。”我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北京工作部副主任高俊华告诉。高俊华表示,安全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基石,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广东猛狮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邓中一也认为,提高动力锂电池的能量密度,一定要在保证安全、成本和使用寿命可接受的提期下才有意义。“单纯地追求高能量密度,车辆出事故的几率就会非常高——今年夏天多起烧车事件就证明了这一点!所以我觉得安全方面是不能妥协的。”邓中一补充道。今年频频发生的电动汽车着火事故让众多车企、电池公司唯恐避之不及,生怕因电池安全问题而被市场拒之门外。从中可以看出,不安全的电池产品与生产不安全电池的公司终将被市场所遗弃。


“安全性和续航里程是电动汽车的重要矛盾,其中安全性是矛盾的重要方面,续航里程是次要方面,二者不可颠倒。”我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认为,重要矛盾反映在电池上是危险性与能量密度的矛盾,电池的危险性制约“电动汽车续航里程随心所欲的提高”。然而现阶段公司为追求更高续航里程,电池安全性向能量密度妥协,安全事故的频发,不止引起了政府对监管的加强,也让消费者对电动汽车心存疑虑。


提升新能源汽车安全是系统性工程


经过多年发展,消费数码类锂离子电池已经有着良好的安全性,现在罕有人去质疑电子产品电池问题。电动汽车被认为是承载汽车产业向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方向变革的最好载体。长远来看,无论是提高续航里程还是为车辆供应更多电能,提高动力锂电池能量密度都是绕不过的坎,而能量密度与安全性的矛盾也要直接面对。奇瑞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电池系统部部长曾祥兵直言,电动汽车的安全性将成为未来整车设计的重中之重。足以可见,无论是电池公司还是整车公司,保障电动汽车的安全性已成为首先考虑的因素。


“在总结和分析公开报道的86起电动汽车起火事故后发现,无事故情况下发生自燃的就占了35起,占比最高。”我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首席专家王芳告诉。王芳认为,这也说明动力锂电池存在热失控的风险,合理设计电池系统,控制甚至防止热扩散发生,是电池系统的重要要求。天劲股份研究院副院长、高级研发工程师彭刚柔也认为,通过优化动力锂电池的热管理系统设计,可以使电池组发挥最佳的性能和寿命,将电池包温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可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无事故情况自燃占比最高,电池本身安全性问题仍是主因。正如邓中一所言,提高新能源汽车安全性,必须从电池安全性这个源头抓起,高安全性电芯是电池安全的基础。但发现,碰撞、充电、浸水等也会引发一系列的电动汽车着火事故,为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须从电池材料、电芯到整车乃至充电等所有环节为电动汽车建立起一道安全屏障。


“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安全涉及不同的环节,从锂离子电池材料到电芯再到电池系统、动力子系统、电动汽车,最终要呈现给消费者的必须是一辆安全的电动汽车。”塔菲尔新能源科技集团董事长龙绘锦表示。但他同时也指出,大家往往会忽略中间环节的设计,只关注材料和电芯的安全性。龙绘锦认为,电池和车企要共同从整个系统层面上解决电动汽车安全问题,唯有如此,才能给消费者呈现一个非常安全的电动汽车。


不止电池公司,从事动力锂电池安全性研究的专家也持类似观点。王芳也指出,动力锂电池安全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从材料到电池到PACK乃至整车,每一个环节都要有基本的安全要求,各环节须共同协作,方能保证最后设计出来的是一个安全高效的电池系统。此外,曾祥兵还建议,整车和电池公司要建立一个先进的测评系统,测评系统要有一个安全耐用的全景图,该系统还应在实际执行的时候逐一验证,真正的保证电池系统的安全性。


“电池初始安全不代表全生命周期就安全,”在电池安全监测和管理上,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秦兴才建议,电池公司和整车公司要一起对电池全生命周期进行安全性研究。秦兴才表示,电动汽车安全既是社会责任,也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动力锂电池业有责任配合主机厂、下游客户一起进行动力锂电池全生命周期安全性研究和管理。从长远来看,这也有助于减少动力锂电池公司的售后服务压力。同时,他还希望政府能尽快制定动力锂电池国家质量标准,完善动力锂电池质量管理体系;出台新能源汽车检测规范,加快新能源汽车年检制度的落地执行,做好与传统汽车的衔接。


尽管新能源汽车刚刚从起步期跨入成长期,与传统汽车用上百年的时间解决安全问题不可同日而语,但消费者在安全问题上并不会“差别对待”。只有新能源汽车迈过安全这道坎儿,它的其它优势才有价值,也才可能通过不断的技术进步在各种指标比较上逐个击败燃油车,产业的发展壮大才不会显得像空中楼阁。至少目前,总不能让车企向消费者介绍自家新能源汽车的优点时说:我们这辆车的优点是它不会自燃。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