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今年1-九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同比上升40.2%和37.7%。在政策推动下,新能源汽车仍面对较大的发展机遇,拉动整个产业链上升,上游原材料领域景气有望持续,而中下游的电机电控、电池等环节则有望出现转机或进一步向好。
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
容汇锂业、百杰瑞、金源新材、金川科技、中一股份、嘉元科技、金力永磁等新三板公司从事新能源汽车上游原材料生产业务,包括碳酸锂、氢氧化锂、硫酸钴、四氧化三钴、电解铜箔、永磁材料等。
今年上半年,这些公司总体业绩大幅上升。数据显示,上述7家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0.5亿元,同比上升62%;实现归母净利润7.06亿元,同比上升288%。业绩大幅上升重要在于下游需求强劲,相关产品价格维持高位。以容汇锂业为例,公司表示,锂电新能源行情持续火热,锂离子电池需求保持旺盛,行业发展机遇凸显,下游锂电材料厂商对碳酸锂需求依然强劲,碳酸锂价格维持高位。
值得注意的是,钴类公司业绩增幅巨大。金川科技生产四氧化三钴、金属钴、镍钴锰,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4.47亿元,同比上升2545.63%。公司表示,上半年钴金属价格快速上涨,公司产品价格随之大幅度上升;特别是镍钴锰三元前驱体产品完成多家客户的产品认证,产销量较上年度有较大幅度上升。金源新材生产电池级四氧化三钴、硫酸钴及工业级碳酸锂,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326.3万元,同比上升835.34%。公司表示,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下游产业链需求新增;同时,进入2017年以来,钴市场行情回暖,价格不断攀升。
部分公司业绩增幅较小。百杰瑞生产锂盐,重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及3C电子等领域,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仅上升5.88%。重要在于上半年锂盐的原材料价格持续高位震荡,并小幅上涨,公司对长期合作客户在销售价格上采取了适当的让利措施。
业内人士分析,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良好,钴为动力锂电池正极材料的重要元素,需求快速上升。钴价格今年以来上涨了60%左右,近期有所调整,但四季度仍有望上涨,对相关公司的业绩仍将出现积极影响。
三元材料前景看好
动力锂电池的正极材料对电池性能影响大,附加值较高。安达科技、贝特瑞、天力锂能、欧赛能源、金锂科技等12家新三板公司生产正极材料。从今年上半年经营情况看,三元材料公司业绩上升较快,而磷酸铁锂公司业绩出现一定程度下降。
数据显示,上半年,上述12家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44亿元,同比上升约49%;实现净利润5.6亿元,同比上升26.3%。总体上升相对较快。从三元材料以及磷酸铁锂相关公司的业绩上升情况看,出现较大差异。安达科技、卓能材料等7家磷酸铁锂类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全部出现下降。其中,3家公司出现亏损。安达科技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减少16.29%;而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减少51.05%;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44.99%下降至31.81%。重要在于产品磷酸铁锂的价格进行了适当调整。此外,重要原材料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上涨,导致磷酸铁锂的成本上升。而久兆科技上半年亏损497万元,去年同期实现净利润为457万元。公司表示,受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调整的影响,2017年上半年重要产品的产量、销量、收入出现大幅下降,而新产品磷酸铁锂A15尚处于研发及客户验证阶段。
形成明显比较的是,杉杉能源、振华新材等5家三元材料的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0.5亿元,同比上升96.4%;实现净利润3.31亿元,同比上升161%。杉杉能源生产钴酸锂、多元正极材料,上半年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上升88.99%;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上升166.68%。重要在于公司产量规模扩大,客户结构优化,高端新产品销量上升,成本管控强化等。振华新材的重要产品为锂钴镍锰三元、钴酸锂、复合三元等,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上升168%,净利润同比上升564%。重要在于公司客户需求激增,动力三元材料销售量大增,销量同比新增2453吨,增幅424.41%。
业内人士表示,三元正极材料需求大幅上升及磷酸铁锂公司业绩出现下降,重要是受政策推动因素的影响。2017年出台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提高了电池能量密度要求,而三元材料能够满足高性能需求,因而需求大幅上升,推动了三元正极材料公司业绩上升。未来三元材料市场渗透率将进一步提高,发展前景良好。
湿法隔膜将供不应求
金力股份、纽米科技、惠强新材、盈博莱、旭成科技5家公司从事隔膜类业务,今年上半年业绩总体保持平稳较快上升。
数据显示,这5家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38亿元,同比上升28%;实现净利润4270万元,同比上升32%。各家业绩存在一定差别。5家公司中,3家同比上升,2家同比下降。金力股份专注于高端锂离子电池湿法隔膜及涂覆隔膜等的研发生产,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大增2494%。公司表示,锂离子电池行业保持稳定快速发展,公司产量新增。同时,生产工艺有所改进,产品良品率提升,产量新增导致固定成本下降,毛利率由上年同期的30.18%提高至42.9%。
但相同的行业环境下,同样重要从事锂离子电池隔膜研发生产的旭成科技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39.28%。公司表示,受2017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退坡和补贴标准从严,以及各地方补贴政策未及时落地等政策性因素影响,下游客户电池厂家的电池产量下降,对电池隔膜产品的需求有所减缓。
同样的市场环境,公司实际经营业绩不同,除部分特殊因素外,总体反映出不同公司之间竞争力的差异,包括技术、质量、营销等方面。业内人士分析,隔膜是锂离子电池材料中技术壁垒最高的环节,产品附加值高,看好掌握湿法隔膜生产技术的公司。从行业供求关系看,湿法隔膜生产工艺难度大,良品率受到影响,预计2017年湿法隔膜有效产量低于行业需求,湿法隔膜生产公司面对良好的市场环境。
电池公司毛利率下降
天劲股份、威能电源、山木新能、鼎新开源、慧能天下、海迪斯、兴海能源、斯盛能源、天丰电源、桌能股份等10家新三板公司生产新能源汽车电池。从上半年经营情况看,上述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合计16.75亿元,同比上升65%;实现净利润1.09亿元,同比上升31%。净利润增速远低于收入增速。毛利率同样下降明显。在上述10家公司中,7家上半年毛利率同比下降较大,普遍下降6个百分点左右,降幅大的超过11个百分点。
其中,天丰电源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同比上升67.87%,而归母净利润仅同比上升2.24%。上半年整体毛利率为26.94%,较上年同期毛利率38.72%下降11.78个百分点。公司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政策的推行,公司汽车动力锂电池销量大幅上升,营业收入上升。而毛利率下降重要在于公司的汽车动力锂电池受价格因素影响,同时增大了毛利率偏低的其他动力锂电池的生产和销售。威能电源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上升8%,而净利润同比下降18.31%。公司表示,报告期内受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营业成本新增。
电动汽车销量上升,对电池的需求不断新增,因此电池类公司在收入方面多实现较大上升,但净利润增幅多低于营业收入的增幅。专业人士表示,这重要在于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根据Wind统计数据,长江有色金属市场1#钴的平均价格今年初为不到30万元/吨,今年上半年末达到约41.5万元/吨,而目前约为45万元/吨。同时,锂价今年以来涨幅较大。尽管电池类公司营业收入上升明显,但成本新增较大甚至增幅更大,净利润空间被压缩。从目前情况看,这种走势短时间难以发生根本性改变,重要因为电池产量不断扩大,导致对上游材料需求持续上升。而上游原材料锂、钴等产量释放要时间,且大宗产品价格目前普遍上涨。不过,下半年是新能源汽车销售旺季,相关公司毛利率有望回升。
电机电控领域将迎来转机
电机电控类公司重要包括大地和、众联能创、微特电机、得普达、德威新能、恒久时利、瑞阳科技、易控电子8家公司,今年上半年经营情况整体欠佳。数据显示,这8家公司上半年实现经营收入7.6亿元,同比下降15%;实现净利润-594万元;而去年同期净利润为1.2亿元,由盈转亏。具体看,8家公司中6家净利润下降,两家上升。
上半年,大地和实现净利润-1931万元,而上年同期为5594万元。公司重要为新能源汽车供应驱动电机系统产品和服务,客户包括东风汽车、金龙客车、江铃汽车、海马汽车等。公司表示,受新能源汽车行业补贴政策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重申等因素影响,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不及预期,影响了公司的销售和利润。
微特电机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8.6%,净利润同比下降93.67%。重要在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幅度较大,而新能源汽车行业相较于前两年过热局面逐渐调整,产品销售价格难以同步提高。
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进行了调整,对销量造成一定影响,对配套的电机电控等形成不利影响。业内人士表示,相关政策的影响是暂时情况,行业走向基本明确。下半年是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旺季,产销量有望上升,产业链将迎来发展机遇。如得普达表示,随着相关工作的完成,行业旺季的来临等,下半年将进入产量和销售释放期,营业收入将出现较大幅度上升。
充电桩公司分化明显
国充充电、追日电气、恒瑞电气等7家公司从事充电桩业务,今年上半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9.66亿元,同比上升25%;实现净利润1391万元,同比下降73%。
具体看,7家公司中4家净利润同比下降。其中,安和威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上升15.71%,而净利润同比下降603.6%。公司表示,由于上半年执行的重要工程订单毛利率低于去年同期,同时公司投资建设生产基地及新设新能源汽车充电站投资运营子公司仍处于投入期,尚未出现收益,固定资产折旧、银行贷款利息、营销支出、管理费同比大幅新增,上半年出现亏损。和信瑞通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53万元,同比下降112.41%。公司表示,由于从国家电网公司获得的合同订单因客户交货方式的变更,导致上半年完成交货数量少于历史同期,未能在报告期内确认为收入,导致营业收入下降;而公司在生产运营中出现的管理费用具有一定的月度均衡性,导致报告期内净利润出现亏损。
国充充电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27%,重要原因为受政策影响,上半年新能源电动汽车行业整体较去年同期上升缓慢;而净利润则同比上升166%。公司表示,自2016年下半年开始,公司调整业务,以充电场站建设运营为主,运营服务收入需有一按时间累积,预计盈利能力在2017年下半年显现。
总体看,充电桩类公司的业绩分化比较明显。由于相关公司拥有多个业务,因此业绩变化情况更多地取决于各种业务组合形成的综合影响。从中长期看,新能源汽车发展要建设大量充电桩,市场潜在空间大,优势公司仍面对较大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