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充电器的扩流电路设计方法

2020-07-10      1246 次浏览

小型便携式电子产品采用的锂离子电池或锂聚合物电池的容量较小,大部分在400~1000mAh范围内,与之配套的充电器的最大充电电流为450~1000mAh。由于电流不大,一般采用线性充电器。


新型线性锂离子电池充电器功能齐全、性能良好、电路简单、占印制版面积小,价格低廉,整个充电器可以在产品中。若采用USB端口充电,使用十分方便。


近年来,一些用电量稍大的便携式电子产品(如便携式DVD、矿灯、摄像机、便携式测量仪器、小型电动工具等)往往采用1500mAh到5400mAh容量的锂离子电池。若采用500~1000mA充电电流充电器充电,则充电时间太长。若按0.5C充电率来充3000mAh及5400mA时的电池时,其充电电池的容量要求为1500mA及2700mA。


有人提出:能否在1A线性充电器电路中加一个扩流电路,使充电电流扩大到2~2.5A,解决3000~5400mAh容量锂离子电池的充电问题。假如扩流的充电器性能不错、电路简单、成本不高,这是个好主意。笔者就按这一思路设计一个扩流电路。这电路采用型号为CN3056的1A线性充电器为基础,另外加上扩流电路及控制电路组成。


CN3056简介


CN3056充电器已在本刊2006年12期及2007年电源增刊上介绍过(“线性锂二次电池充电器芯片CN3056”)。这里仅作一简介。


图1由CN3056构成的充电电路


CN3056组成的充电器按恒流、恒压模式充电,若充电电池电压<3V,则有小电流预充电模式;充电电流可设定,最大充电电流为1A;精电密度4.2V±1%、有热调节、欠压锁存及电池温度检测、超温保护及充电状态和温度超差指示功能;10引脚小尺寸DFN封装(3mm×3mm)。


若充电率在0.5~1C之间、电池的温度在0~45℃之间(室温充电),则CN3056充电器电路中可省去电池温度检测电路及电池超温指示电路(引脚TEMp及FAULT端接地),电路如图1所示。VIN是电源输入端、CE是使能端,(高电平有效);RISET为充电电流ICH设定电阻,RISET(Ω)=1800(V)/ICH(A);CHRG为充电状态信号输出端:充电时此端为高电平,LED亮;充电结束时此端为高阻抗,LED灭;电池未装入或接触不良,LED闪亮。VIN一般取4.5~5V,10μF及6.8μF为输入、输出电容,保证充电器稳定工作。


充电器扩流电路


充电器扩流电路是在原充电器电路上加上扩流电路组成的。扩流电路由两部分组成:扩流部分及控制部分。采用CN3056充电器为基础,加上扩流部分及控制部分电路如图2所示。现分别介绍其工作原理。


图2充电器电路


1扩流部分电路


扩流部分电路如图3所示。它由p沟道功率MOSFET(VT)、R及Rp组成的分压器、肖特基二极管D4组成。利用分压器调节p-MOSFET的-VGS大小,使获得所需扩流电流ID。p-MOSFET的输出特性(以Si9933DY为例)如图4所示。在-VGS=2.1V、VDS>0.5V时,其输出特性几乎是一水平直线;在不同的VDS时,ID是恒流。从图4也可以看出,在-VGS新增时,ID也相应新增。


图3括流部分电路


图4p-MOSFET输出特性


2控制部分电路


控制部分电路的目的是要保持原有的三阶段充电模式,在预充电阶段及恒压充电阶段不扩流,扩流仅在恒流阶段,如图5所示。


图5括流电路的电流表现


原充电器以1A电流充电,若扩流电流为1A,则在恒流充电阶段时充电电流为2A。图5中红线为充电电池电压特性、黑线为充电电流特性,实线为加扩流特性,虚线为未加扩流特性。从图5可看出:扩流的充电时间t5比不扩流的时间要短(图5中的时间坐标并未按比例画);并且也可以看出:扩流仅在恒流充电阶段进行。


为保证扩流在电池电压3.0V开始,在电池电压4.15V时结束,控制电路设置了窗口比较器,在电池电压(VBAT)为3.0~4.15V之间控制p-MOSFET导通。在此窗口电压外,p-MOSFET截止。


在图2中,由R5、R6及R7、R8组成两个电压分压器(检测电池的电压VBAT),并分别将其检测的电压输入比较器p1及比较器p2组成的窗口比较器。R3、R4分别为p1及p2的上拉电阻,D2、D3为隔离二极管。充电电池电压VBAT与p1、p2的输出及p-MOSFET的工作状态如表1所示。


表1充电电池电压和p-MOSFET工作状态


从图2可看出:p-MOSFET的-VGS电压是由R2、Rp往D1供应的,则p-MOSFET在上电后应是一直导通的。现要求在电池电压(VBAT)小于3.0V及大于4.15V时p-MOSFET要关断,则控制电路要在VBAT<3.0V及VBAT>4.15V时,在p-MOSFET的栅极G上加上高电平,使其-VGS=0.7V,小于导通阈值电压-VGS(th),则p-MOSFET截止(关断)。现由p1、p2比较器及其他元器件组成窗口比较器实现了这一控制要求:无论是p1或p2输出高电平时,VIN通过R4或R3及D3或D2加在p-MOSFET的栅极上,迫使栅极电压为VIN=0.7V,则-VDS=0.7V而截止,满足了控制的要求(见图6)。图中,D1、D2、D3是隔离二极管,是正确控制必不可少的。


图6窗口比较器电路


p-MOSFET的功耗及散热


1扩流管p-MOSFET的功耗计算


p-MOSFET在扩流时的功耗pD与输出电压VIN电池电压VBAT、肖特基二极管的正向压降VF及扩流电流ID有关,其计算公式如下:pD=VIN-(VBAT+VF)×ID(1)其最大的功耗是在VIN(max)及VBAT(min)时,即在扩流开始时(VBAT=3V),则上式可写成:pDmax=VIN(max)-(3V+VF)×ID(2)若VIN(max)=5.2V、在ID=1A时,VF=0.4V,则pDmax=1.8W。选择的p-MOSFET的最大允许功耗应大于计算出的最大功耗。


2p-MOSFET的散热


贴片式功率MOSFET采用印制板的敷铜层来散热,即在设计印制板时要留出一定的散热面积。例如,采用DpAK封装的MTD2955E在计算出pDmax=1.75W时,需11mm2散热面积;若pDmax=3W时,需26mm2散热面积。若采用双面敷铜板(在上下层做一些金属化孔相互连接,利用空气流通),则其面积可减小。若散热不好,功率MOSFET的温度上升,ID的输出会随温度新增而上升。所以足够的散热是要重视的,最好是实验确定其合适散热面积,使ID稳定。


这里还要指出的是,不同封装的p-MOSFET,在同样的最大功耗时,其散热面积是不同的。例如采用SO-8封装的Si99XXDY系列p-MOSFET时,封装尺寸小、背面无金属散热垫,其散热面积要比用DpAK封装大得多。具体的散热面积由实验确定。


两种功率MOSFET


这里介绍两种p-MOSFET:Si9933DY及MTD2955E。


1Si9933DY及MTD2955E的重要参数


Si9933DY及MTD2955E的重要参数见表2。


2引脚排列


Si9933DY引脚排列如图7所示,MTD2955E引脚排列如图8所示。


图7Si9933DY引脚排列


图8MTD2955E引脚排列


3输出特性


Si9933DY时可将两MOSFET并联应用,使功率新增一倍,pDS(ON)减小一半。采用Si9933DY可扩流1A。采用MTD2955E可扩流2A或2A以上。


图9Si9933DY输出曲线


图10MTD2955E输出曲线


结语


采用上述简单的扩流电路可新增充电电流到2~3A。但由于扩流管工作于线性状态,管耗大,效率60%~70%。若要更大的充电电流还是用开关电源,它可获得更高的效率。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