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概念如此受追捧,与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大力支持密切相关。七月初成飞集成开启本轮行情时,正是财政部开始对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后不久;随后,16家央企联合成立央企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无疑让市场看到了来自政府层面的决心。
随着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投身这个行业,锂离子电池到底发展如何,整个产业链目前生态环境又怎么样?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业内人士。
汽车用锂离子电池需求上升迅猛
当前,锂离子电池已经被充分应用于消费电子中,全球基本形成中、日、韩三足鼎立的格局,但在新能源汽车用锂离子电池领域,目前却没有哪个国家形成大规模产业集群。
作为一个全新的市场,锂离子电池市场会做到多大?各大券商给出了多种预测。根据国家科技部相关规划,自2009年起的3年内,每年发展10个城市,每个城市在公交、出租、公务、市政、邮政等领域推出1000辆新能源汽车开展示范运行,以力争使全国新能源汽车的运营规模到2012年占到汽车市场份额的10%。按照现有汽车市场份额计算,这个数字大约是100万辆。
考虑到锂离子电池对现有镍氢电池的替代性,以比亚迪F3DM磷酸铁锂动力锂电池成本价5万元/台为例进行估算,那么100万辆对应的市场规模将达到500亿元。当然这只是相当粗略的计算,并未考虑2011年年末电池成本下降幅度以及实际需求培育快过预期的可能。
可以肯定的是,新能源汽车对锂离子电池材料的需求远超普通消费电子。据国海证券分析师鄢祝兵测算,一台纯电动汽车要40~50公斤的正极材料和电解液,是单个手机电池耗用量的1万倍左右,如此一来,仅生产100万辆电动汽车所需的锂离子电池相关材料,就将是目前全球锂离子电池材料总需求量的数倍。资料显示,2009年全球锂离子电池材料销售额已达33.9亿美元。
此外,2008年年末曾经有过的新能源汽车电池路线之争,到目前已不复存在。以丰田普锐斯为代表的镍氢汽车是第一代成功商用化的新能源汽车,但是最近一年多来行业内车企新增投资纷纷转向锂离子电池。就国内车企来说,长安汽车早前宣布,自今年下半年起,会将旗下混合动力汽车使用的镍氢电池换为锂离子电池。
核心环节还是正极材料
按照通常分类,锂离子电池产业链被划为上游资源、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电芯电池、电池管理系统7个环节。目前国内发展情况如何呢?
湘财证券分析师侯文涛告诉记者,从产值看,正极材料是最大一部分,约占电池成本的40%;电解液和负极材料占比大概在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