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国际冷战贸易战影响,当今市场瞬息万变,更遑论技术的坚硬。无论是锂矿,还是电解液,未来都具有不确定性。
海外锂矿抢购再起硝烟
近期,多家海外矿业公司宣布将在刚果、智利、巴西等国计划收购锂矿项目,以增强其在锂离子电池上游锂资源领域的竞争优势。
澳大利亚前景资源公司宣布,公司与刚果J3矿业公司签订了收购协议,将收购其MalembaNkulu矿业项目75%的股权;法国矿业公司ErametSA也表示计划收购智利,阿根廷和巴西的锂矿,寻找钴、锂、镍盐等矿物资源;澳大利亚Hawkstone矿业公司决定重新考虑美国锂项目的收购计划等。
与此同时,包括天齐锂业、宝威控股、中矿资源、LG化学等锂电公司也加入了这场海外锂矿抢购热潮中,通过收购股权或与矿企签订长期购销协议的方式,意图掌握海外优质锂资源,保障锂盐原材料供应稳定。
海外矿企和国内锂电公司争相抢购海外锂矿资源的背景是,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动力锂电池产销量不断扩大,导致锂矿资源及锂盐供应趋紧,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在此情况之下,优质锂矿公司成为各路资本竞争争夺的对象,其中仅2017年就有超过20家我国公司布局海外锂矿资源。
然而,随着国内外新建锂盐产量逐步释放以及我国新能源补贴政策调整影响,2018年碳酸锂价格持续呈现下降趋势,当前已经从年初的17万元/吨的价格高位跌落至13万元/吨左右,跌幅超25%。当前碳酸锂市场需求疲软,下游采购意愿不强烈,下半年锂价或仍将呈现下行趋势。
业内分析认为,出现这种原因一方面是2017年第四季度以来,包括赣锋锂业、天齐锂业等公司的扩产锂盐项目陆续投放市场,2018年国内碳酸锂市场供应情况得到大幅改善,预计未来将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导致碳酸锂价格出现下降。
另一方面是受补贴政策调整影响,补贴金额与电池能量密度直接挂钩,高能量密度的三元动力锂电池受到市场热捧,市场占比快速提升,而磷酸铁锂离子电池则在市场遇冷,大批动力锂电池公司开工率和订单上升情况不理想,对磷酸铁锂材料采购意愿不强烈,导致碳酸锂价格出现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海外锂矿公司和国内锂盐巨头都在大幅扩充产量,但全球范围内的高品质锂精矿供应依然稀缺,在动力锂电池能量密度提升的要求之下,高品质锂盐依然在市场上畅销。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上升,全球范围内的锂盐需求都将进一步提升,这也给锂盐生产公司投资扩产供应了保障。
整体而言,新锂资源项目的投产、新增产量(尤其是高端产量)投放的不确定性、中游及下游环节的资源锁定等,令锂行业的供需测算更加复杂。
电解液行业或现拐点
相关数据表明,受益新能源车高速发展,电解液未来需求增速高,或将逐渐呈现成长性。预计到2020年,国内锂离子电池需求量有望达到153GWh,对应电解液需求量22.7万吨。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量达到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而2017年国内新能源车产量为81.4万辆,累计产量约180万辆,距离2020年500万辆还有320万辆的空间。
作为锂离子电池的重要材料,电解液其在锂离子电池成本中占比约4%-6%。受益新能源车高速发展,电解液未来需求增速高,或将逐渐呈现成长性。预计到2020年,国内锂离子电池需求量有望达到153GWh,对应电解液需求量22.7万吨。
国家补贴虽逐年退坡,但是双积分政策接力成为国内新能源车发展的新动力。除了政策的驱动,符合消费者需求的热门车型不断推出,也将驱动新能源车市场持续向好。预计2020年国内新能源车产量将达到193.6万辆。由于高端车型占比提升,单车带电量也将提升。若考虑每年旧电池替换、租赁或者换电模式的需求量,预计到2020年,国内动力锂电池的需求量将达到104GWh。
从消费类电池的应用领域看,无论是手机、平板电脑还是电动工具,渗透率均较高,未来3-5年增速预计平稳。综合测算下来,预计到2020年,国内锂离子电池总需求量153GWh,对应电解液需求量达到22.7万吨,2018-2020年年均复合增速达到25%。
2017年一季度以来的电解液价格下降重要源于六氟磷酸锂降价,而六氟磷酸锂降价是因产品逐渐走向同质化,供给逐渐过剩。
未来行业将迎来三大变化。首先,小厂商由于成本和技术的劣势将逐步被淘汰,下游电池公司与龙头供应商的绑定关系将加速集中度提升,电解液行业有望实现产量快速出清;其次,动力锂电池高端化带来电解液升级,电解液厂商通过开发新的添加剂以及供应配方服务,盈利能力有望提升;第三,国内电解液厂商具备规模以及性价比优势,未来进军海外市场将带来增量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