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不相让 车企与电池公司间的博弈

2020-03-06      1050 次浏览

动力锂电池行业的巨头宁德时代四月二十五日公布了2018年年度报告。


报告明确告诉大众,2018年宁德时代实现营收296.1亿元,同比上升48.1%,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31.28亿元,同比上升31.68%,这匹独角兽可谓是赚得盆丰钵满。


紧接着四月二十七日,宁德时代又公布了2019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宁德时代实现营业收入约99.82亿元,同比上升168.9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9.16亿,同比上升240.32%。


这份季报的成绩看起来比2018年年报的还要亮眼,一切都在显示动力锂电池行业前程似锦。然而在光鲜亮丽的背后,一股风暴已经在渐渐聚集成型,即将席卷整个动力锂电池市场。


补贴退坡超50%压力将传导至整个产业链


万众瞩目之下,2019年国补政策于三月二十六日正式公布,根据政策规定,2019年国补整体退坡超50%,且地补取消。单辆车的购车补贴直接从原来最高将近9万元,直接一刀砍到2.5万元。


但是消费者可不会管你是否有补贴,成本是否上涨,他们只关心这辆车多少钱能到手,越便宜越好。


在补贴退坡幅度如此大的情况下,比亚迪、吉利新能源、奇瑞新能源、广汽新能源、上汽荣威、蔚来、东风日产、威马、零跑等新能源车企为了稳住消费者,均推出了保价计划,表示不涨价。


虽然目前这些车企还能依靠自身资本进行支撑,但这始终不是长久之计,补贴退坡所带来的成本压力,车企不可能一直独自消化“打碎牙齿和血吞”,必须找到其他办法生存下去。


主机厂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和动力锂电池公司共同分担。我们都知道动力锂电池占了整车成本的40%左右,假如能将这部分成本减少,势必会带给车企极大的呼吸空间。


博弈早已开始车企不甘受缚


比亚迪能够自己制造动力锂电池及整个电驱动的动力总成,其他车企可就没有这样的能力了,它们在和动力锂电池公司的博弈中大多处于劣势地位,处处掣肘。


2019年二月,有媒体报道表示大众可能和SK创新合资建立动力锂电池厂。LG化学自然不愿将这块蛋糕拱手相让,其以断供进行威胁,大众不得不暂时打消与SK创新的合资计划。


连汽车巨头大众尚且如此,国内车企的情况就更苦不堪言了。目前国内公认的动力锂电池龙头公司有两家,分别是宁德时代和比亚迪。比亚迪仍未全面对外开放供应链。高端动力锂电池市场竞争不够充分,让宁德时代在动力锂电池市场独掌话语权和定价权。


此外,从目前各大公司公布的财报来看,动力锂电池龙头公司几乎一片红利,而反观新能源代表车企,则相当一部分处于亏损状态。


四月二十二日,北汽蓝谷公布的年报显示,公司2018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64.4亿元,同比上升4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6亿元,同比上升161.2%,但其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亏损7.29亿元。


车企们当然不会就此逆来顺受,这样的局面,不论对公司还是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于是车企纷纷开始行动,试图改变这种情况。


日韩电池公司入局我国“联姻”或是选择“备胎”


国家发展改革委外资司2019年二月一日公布了《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征求意见稿)》,鼓励外国动力锂电池公司来华投资。


在工信部公布的第318批新车通告中,就出现了两家日韩动力锂电池公司,三星(天津)电池有限公司及南京乐金化学新能源电池有限公司。


日韩动力锂电池公司的再次袭来,关于国内动力锂电池公司来说是噩耗,但对车企们来说,就像一场及时雨。


2019年一月,北京汽车集团、韩国电动汽车生产商CT&T公司及韩国SKEnergy公司共同签订了一份谅解备忘录,三方将在我国建立一家合资机构,以进行电动汽车的生产及出售。在合资机构中,北汽及CT&T将重要负责车辆的生产,而SKEnergy将重要负责生产所需锂离子电池的供应。


三月二十五日,吉利CEO安聪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将从日韩动力锂电池公司中,选取一家作为吉利新能源的第二家动力锂电池供应商。


将核心零部件的供应压在一家供应商上,关于任何一家车企而言,都万万不可取。不论是“联姻”还是“备胎”,都是主机厂在当前市场下做出对自身公司最有利的选择。


小结:日韩动力锂电池公司的入局,比亚迪动力锂电池供应链体系逐渐对外开放,主机厂合资建厂及选取备选供应商,仅仅是新能源汽车相关行业激战的开始。我们可以预见,国内动力锂电池行业即将掀起一阵狂风骤雨,经历暴风雨洗礼之后的行业巨轮又将驶向何方,值得我们期待。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