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回收动力锂电池具备环保及经济价值。在政策鼓励、渗透率不断提升的利好背景下,新能源车有望继续快速发展,预计到2020年销量将超过230万辆。新能源车产销的快速上升带动动力锂电池装机量表现强劲,三元锂离子电池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废旧动力锂电池若未妥善处置将存在较大的环境风险,具备一定毒害性的化学物质、难降解的材料等可能会对生态系统产生破坏,并最终对人类健康带来损害;但其中锂、钴、镍等高价值金属回收后能产生较大的资源价值,具备经济性。
政策密集公布,动力锂电池回收逐步规范完善。进入2018年动力锂电池回收政策出台明显加速,动力锂电池回收利用管理迈入落地执行阶段。地方方案较为细致,如深圳市提出销售新能源汽车的公司,按照20元/千瓦时的标准专项计提动力蓄电池回收处理资金,对已按要求计提动力蓄电池回收处理资金的公司,按经审计确定金额的50%对公司给予补贴,补贴资金专项用于动力蓄电池回收。
梯次利用:适用于磷酸铁锂离子电池。通信基站是动力锂电池梯次利用最为适合的场景,4G网络基站密度提升及5G发展带来基站需求的快速上升,梯次利用利用动力锂电池需求量大。电力系统储能为梯次利用供应大规模应用空间,在较为理想的状态下,与应用新电池相比,应用梯次利用电池能够显著提升峰谷价差型储能项目收益水平;在限电严重地区的风电与光伏项目配套储能项目亦有利可图。截至2018年底,并网风电装机容量1.84亿千瓦时,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75亿千瓦时,仅存量项目全部配套储能的理想状态下,风电、光伏预计要梯次利用电池容量分别为10529和9979万千瓦时,测算带动梯次利用电池需求市场空间分别达到363和344亿元,合计超过700亿元。梯次利用有望成为低速电动汽车蓄电池替代的优选,按照年新增产量50%采用锂离子电池替换蓄电池的假设,预计低速电动汽车替代领域有望拉动梯级利用锂离子电池需求约205亿元。
再生利用:湿法回收具备优势。从国外重要锂离子电池回收公司及其工艺看,湿法回收是目前使用最多的技术,大致可分为“预处理-材料回收-筛选制备”三个步骤。有数据显示,采用湿法回收工艺回收每吨三元电池的平均收益超过17000元,而处理成本约15000元,因此湿法回收工艺回收每吨三元电池可获得收益约3000元。
回收商业模式仍需不断完善。国内产业链整体回收体系仍需构建,工信部公布的第一批符合动力锂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的公司仅有5家。目前动力锂电池回收市场较为规范的参与者包括动力锂电池(或材料)生产商、专业第三方回收公司、行业联盟等。目前国内重要参与电池回收的正规厂商多为第三方回收公司,且同车企合作开拓回收渠道,通过与汽车厂商合作,电池能够迅速返回回收厂,我们预计未来产业链上下游战略联盟与合作将更加深入。
2019至2025年动力锂电池梯次利用及回收市场空间有望超过600亿元,复合增速50%。我们仅聚焦磷酸铁锂、三元锂离子电池,按照磷酸铁锂离子电池报废期5年、三元锂离子电池报废期6年测算,2019年开始动力锂电池将进入规模性报废期,预计到2020年动力锂电池报废装机量将达到24.7GWh。预计2019-2025年动力锂电池回收合计市场空间有望超过600亿元,2019-2025年均复合增速有望达到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