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维护蓄电池的充电方法

2020-02-05      2750 次浏览

在车辆际使用过程,由于长时间搁置、停车熄火后用电器未关闭、频繁起或连续用电、发电机工作不正常、电短连电等原因造成的蓄电池亏电,使车辆不能正常起。亏电状态的蓄电池应及时进行补充电,使蓄电池达到完全充电,恢复正常使用能。长时间处于亏电状态不到恢复将造成蓄电池容幅度降或提前损坏报废。


蓄电池充电原理

世纪60年代期,美国科学家马斯对蓄电池的充电过程作了的试验研究,并提出了以最出气率为前提的,蓄电池可接受的充电曲线,如图1所示。验表明,如果充电电流按这条曲线变化,就可以缩短充电时间,并且对电池的容和寿命也没有影响。原则把这条曲线称为最佳充电曲线。


由图1可以看出:初始充电电流很,但是衰减很快。主要原因是充电过程产生了极化现象。在密封式免维护蓄电池充电过程,内部产生氧气和氢气,当氧气不能被及时吸收时,便堆积在正极板(正极板产生氧气),使电池内部压力加,电池温度升,同时缩小了正极板的面积,表现为内阻升,出现所谓的极化现象。


很显然,充电过程和放电过程互为逆反应。可逆过程就是热力学的平衡过程,为保障电池能够始终维持在平衡状态之充电,必须尽使通过电池的电流小些。理想条件是加电压等于电池本的电势。但是,践表明,蓄电池充电时,加电压必须增到定数值才行而这个数值又因为电极材料,溶液浓度等各种因素的差别而在不同程度超过了蓄电池的平衡电势值。在化学反应,这种电势超过热力学平衡值的现象,就是极化现象。



般来说,产生极化现象有3个方面的原因。


1)欧姆极化充电过程,正负离子向两极迁移。在离子迁移过程不可避免地受到定的阻力,称为欧姆内阻。为了克服这个内阻,加电压就必须额施加定的电压,以克服阻力推离子迁移。该电压以热的方式转化给环境,出现所谓的欧姆极化。随着充电电流急剧加,欧姆极化将造成蓄电池在充电过程的高温。


2)浓度极化电流流过蓄电池时,为维持正常的反应,最理想的情况是电极表面的反应物能及时到补充,生成物能及时离去。际,生成物和反应物的扩散速度远远比不化学反应速度,从而造成极板附近电解质溶液浓度发生变化。也就是说,从电极表面到部溶液,电解液浓度分布不均匀。这种现象称为浓度极化。


3)电化学极化这种极化是由于电极进行的电化学反应的速度,落后于电极电子运的速度造成的。例如:电池的负极放电前,电极表面带有负电荷,其附近溶液带有正电荷,两者处于平衡状态。放电时,立即有电子释放给电。电极表面负电荷减,而金属溶解的氧化反应进行缓慢Me-e?Me+,不能及时补充电极表面电子的减,电极表面带电状态发生变化。这种表面负电荷减的状态促进金属电子离电极,金属离子Me+转入溶液,加速Me-e?Me+反应进行。总有个时刻,达到新的态平衡。但与放电前相比,电极表面所带负电荷数目减了,与此对应的电极电势变正。也就是电化学极化电压变高,从而严重阻碍了正常的充电电流。同理,电池正极放电时,电极表面所带正电荷数目减,电极电势变负。


这3种极化现象都是随着充电电流的增而严重。


二、蓄电池常规充电方法介绍

常规充电制度是依据1940年前国际认的经验法则设计的。其最著名的就是安培小时规则:充电电流安培数,不应超过蓄电池待充电的安时数。际,常规充电的速度被蓄电池在充电过程的温升和气体的产生所限制。这个现象对蓄电池充电所必须的最短时间具有重要意义。般来说,常规充电有以3种。


1、恒流充电法


恒流充电法是用调整充电装置输出电压或改变与蓄电池串联电阻的方法,保持充电电流强度不变的充电方法,如图2所示。制方法简单,但由于电池的可接受电流能力是随着充电过程的进行而逐渐降的,到充电后期,充电电流多用于电解水,产生气体,使出气过甚,因此,常选用阶段充电法。


2、阶段充电法


此方法包括二阶段充电法和三阶段充电法。


1)二阶段法采用恒流和恒压相结合的充电方法,如图3所示。首先,以恒电流充电至预定的电压值,然后,改为恒压完成剩余的充电。般两阶段之间的转换电压就是第二阶段的恒压。


2)三阶段充电法在充电始和结束时采用恒流充电,间用恒压充电。当电流衰减到预定值时,由第二阶段转换到第三阶段。这种方法可以将出气减到最,但作为种快速充电方法使用,受到定的限制。


3、恒压充电法


充电电源的电压在全部充电时间里保持恒定的数值,随着蓄电池端电压的逐渐升高,电流逐渐减。与恒流充电法相比,其充电过程接近于最佳充电曲线。用恒定电压快速充电,如图4所示。由于充电初期蓄电池电势较,充电电流很,随着充电的进行,电流将逐渐减,因此,只需简易制系统。


这种充电方法电解水很,避免了蓄电池过充。但在充电初期电流过,对蓄电池寿命造成很影响,且容易使蓄电池极板弯曲,造成电池报废。


鉴于这种缺点,单纯的恒压充电很使用,只有在充电电源电压而电流时采用。例如,汽车运行过程,蓄电池就是以恒压充电法充电的。而在使用充电机对蓄电池进行恒压充电时宜采用改进的恒压充电方法即采用限制最电流,使电流限不超过蓄电池容的0.25来防止对电池造成损害。


三、蓄电池亏电原因及危害

蓄电池的反应是可逆的,其放电及充电的化学反应式如:


pbO2+pb+2H2SO4→pbSO4+2H2O(放电)


pbSO4+2H2O→pbO2+pb+2H2SO4(充电)


蓄电池在正常使用的情况,正、负极板的活物质(pb02和pb)部分转变为小粒晶状的硫酸铅,这些松软小粒晶状的硫酸铅是均匀地分布在多孔的活物质,在充电时很容易和电解液接触起作用恢复为原来的物质pbO2和pb。


如果由于使用维护不当,小粒晶状的硫酸铅不能及时有效的转化为活物质就会逐渐形成结晶粒粗的硫酸铅,形成极板硫化现象硫化现象系指在极板生成白色坚硬的硫酸铅结晶,充电时又非常难于转化为活物质的硫酸铅,这些粗而硬的硫酸铅晶体体积,导电差,因而会堵塞极板活物质的细孔,阻碍了电解液的渗透和扩散作用,增加了电池的内电阻,同时,在充电时,这种粗而硬的硫酸铅不如软小晶粒的硫酸铅容易转化为pbO2、和pb。若历时过久,这些粗而硬的硫酸铅就会失去可逆作用,结果使极板的有效物质减、放电容降、使用寿命缩短。



蓄电池亏电其就是指电极的硫酸铅未能完全转化为活物质若较长时间处于亏电状态蓄电池就会出现硫化现象。


铅酸蓄电池极板硫酸化后主要有以几种现象:


(1)铅蓄电池在充电过程电压升的很快,其初期和终期电压过高,终期充电电压可达2.90V/单格。


(2)在放电过程,电压降很快,即过早的降至终止电压,所以其容比其它电池显著降。


(3)充电时,电解液温度升的快,易超过45℃。


(4)充电时,电解液密度于正常值,且充电时过早地发生气泡。


(5)电池解剖时可发现极板的颜色和状态不正常。正极板呈浅褐色(正常为深褐色),极板表面有白色硫酸铅斑点,负极板呈灰白色(正常为灰色)极板表面粗糙,触摸时如同有砂粒的感觉,并且极板发硬。


(6)严重的硫酸盐化,极板形成的硫酸铅白色结晶体粗,在般情况不能复原成活物质。


免维护蓄电池亏电的常规判断


1、蓄电池端电压于12.3V即存在亏电现象般将亏电现象分为:


a)轻微亏电:端电压为11.7V~12.3V。


b)度亏电:端电压为10V~11.7V。(轻度硫化)


c)严重亏电:端电压于10V。(度及严重硫化)


2、蓄电池容状态显示器(电眼)显示的颜色呈白色。


五、补充电方法及要求

根据充电机输出模式以及蓄电池的亏电程度在以三种充电方法选择适宜的充电方法:


1、恒压充电:


以恒压16V,6-QW-68an蓄电池限流17A6-QW-90an蓄电池限流22A,充电4~12小时。充电时间视蓄电池亏电程度而定。此充电方法适用于轻微亏电的蓄电池。


2、分阶段恒流充电:


第1阶段:


6-QW-68蓄电池以恒流7A充电至电压升至14.4V后转入阶段。


6-QW-90蓄电池以恒流9A充电至电压升至14.4V后转入阶段。


第2阶段:


6-QW-68蓄电池以恒流3.5A充电6~20小时。


6-QW-90蓄电池以恒流4.5A充电6~20小时。


际充电时间视蓄电池亏电程度而定。此充电方法适用于度亏电的蓄电池。


3、恒流小电流充电


6-QW-68蓄电池以恒流3A充电20~40小时。


6-QW-90蓄电池以恒流4A充电20~40小时。


际充电时间视蓄电池亏电程度而定。此充电方法适用于严重亏电的蓄电池。


4、充电过程注意事项


充电过程电池温度应小于50℃当电池温度达到45℃时应将充电电流减半并相应延长充电时间或停机待电池温度降后再恢复充电。


5、充电结束的判断


1)电池电压于16V且稳定3小时不变化。


2)电池容显示器(电眼)呈现绿色不变化。


3)必要时,旋电眼,用密度计测电解液密度达到1.28g/cm3以且稳定不变化。


如述3点同时达到即表明蓄电池已完成充电,可停机停止充电蓄电池恢复正常使用。


技术专区220V交流电转化为12V直流电参考设计国内锂电池三元材料专利技术布局现状究竟如何汽车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相当长时间内会成为一个热门问题新能源汽车设计不可忽视的电芯及电池材料2020年中国汽车动力电池组出货量及预测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