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储能、源网荷储互动 湖州的绿色能源之路

2020-01-07      1137 次浏览

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UNFCCC COP25)将在西班牙马德里拉开帷幕。会议的主要议题将围绕绿色转型和实现减排展开,能源行业作为落实绿色转型的主角而备受关注。 在我国,绿色转型正通过能源行业的自我更新实现。 具体看,即从供给侧、需求侧和电网侧同时入手——在供 给侧,大力发展低碳清洁能源,提高煤电效率,实现煤炭 清洁化生产;在需求侧,推进以电代煤,提高用能效率,节约用电;在电网侧重,提高电力资源配置效率,多方推 进能源电力向绿色、低碳、生态转型。 作为“两山论”的诞生地,浙江湖州近三年来不断推进电力清洁化生产,优化社会用能方式,提升清洁电力输配能力、接纳可再生能源能力,倡导公众绿色生活,并形成长效机制和商业模式,为全国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供了参考。


能源供应转型:“一增一减”共同发力


像多数东部沿海城市一样,湖州电力供应体现了明显的“绿电增、火电减”趋势。 在清洁电源中,湖州家庭屋顶光伏发展速度较快。浙 江省首家出台《家庭屋顶光伏电源接入电网技术规范》, 提升了光伏项目接网实效,促进了产业健康发展。按照 “最短停电时间、最有利作业方式、最优质供电服务”的 要求,加强新能源发电项目配套工程建设,确保项目有序投产。同时《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光伏应用促 进产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在湖州得到了很好落实,湖 州全面推进百万家庭屋顶光伏工程,推行“全额上网”或 “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并网模式,湖州屋顶光伏大幅增 长。据悉,2017年湖州市家庭屋顶光伏建成户数已经高达 22721户。 此外,虽然湖州火电平均供电耗煤增长平稳,对绿色 电力贡献有限,但当地主要是五大发电集团建设的能效高、排放低的先进机组,其火电耗煤水平已相当先进,甚 至接近于世界先进水平。从绝对数据看,2017年当地火电 耗煤已达了296.14克标煤/千瓦时,大幅低于目前全国308 克标煤/千瓦时的平均水平。


与此同时,近年来湖州积极配合供区内统调火电厂 搬迁,特高压入浙工程和新增500千伏输变电顺利加快实施,使清洁电能输入比例进一步提高;通过建立新能源集中管控平台,实现了全市范围内所有并网光伏电站“可 视、可监、可管”;利用地方蓄电池产业优势,启动蓄电池梯级利用的电网侧储能建设,为湖州当前及未来电力供应加速清洁化进程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能源消费转型:绿色交通大有可为


在实现绿色能源消费上,湖州的转型体现了本地特 点,如布局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建设运营,打造港口岸 电、“全电景区”“全电物流”等电能替代标杆项目和示范工程。同时,按照“站桩先行、适度超前”的总体 要求,全力以赴推进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重点 在电动公交车专用充换电站、机关单位停车场及新建居 住区加快充电设施建设。 因为地处发达地区,交通电力化既符合社会发展的需 要,也是湖州未来持续发力、实现升级的方向。下一步, 湖州将在岸电管理云平台开发、低成本标准岸电桩研发、 岸电运维地方标准制订、岸电实验室搭建以及降低岸电使 用成本等方面取得突破,以此带动交通电气化指数进一步 提高。


绿色能源运营:互联互供精益运维


近年来,湖州供电公司积极服务“美丽乡村”建 设,持续提升配电网建设水平,助力改善村容村貌,释放农村用电需求。为适应分布式能源、清洁供暖、电动汽车等设施大规模发展,湖州深化配电网标准化建设、 精益化运维、智能化管控,提高电网互联互供能力。同 时,整合“新能源集中管控”“智慧电务”“车联网” 等三大平台数据,以电为中心进行用户侧大数据价值挖 掘分析与综合应用,实现充电服务经营模式创新、客户用电感知提升。


随着风电、光伏等间歇性、随机性较大的装机建成并网,湖州利用地方蓄电池产业优势,启动蓄电池梯级利用的电网侧储能建设。还编制“风、光、储、充、配”综合电方案,构建“源、网、荷、储、售”一体化能源互联网系统,推进多能耦合互补的生态能源系统建设。


未来方向:深度替代需多方发力


近三年来,湖州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增长最快,终端消费环节次之,而抽水蓄能始终稳定在180万千瓦水平。 因此,未来需要从网、源、储、荷多个环节发力,促进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和电能对化石能源的深度替代。


第一,提升智能化水平。随着湖州“生态+电力”建设步伐加快,可先行探索构建包括大规模储能、新能源友好并网、源网荷储互动、智能控制等先进技术的具有灵活柔性、安全可控等特征的绿色环保的现代新能源体系,打造“生态+电力”体验基地,为全国提供可参考的经验。


第二,完善价格机制。在电能替代推进中,由于相比 煤炭价格,电力成本尚不具备明显优势,可能造成企业主 观上进行清洁能源替代的意愿不够。因此合理的电价机制对提高电能的竞争力十分重要,尤其是峰谷分时电价对蓄 能式用电设备的经济性具有直接影响。通过合理设定峰 谷价差,动态调整峰谷时段,适时引入尖峰电价、高可靠 性电价和可中断电价等可供用户选择的电价形式,充分发 挥价格信号,引导电能替代用户加强用电管理,根据自身生产特点,合理安排生产时间,促进移峰填谷的作用的同 时,提升项目经济性。


第三,推进研发和创新。随着科技进步,电力系统许多新技术出现并迅速崛起,许多新业态不断涌现,“生态 +电力”的建设发展将是一项需要不断完善优化的系统工 程。从电源电网结构规划设计、环境容量保障、科技支撑能力建设、社会参与激励机制等多个层面都需要有持续的体制机制创新予以支撑。随着“生态+电力”的推进,加快推动绿色电力市场化交易机制、激发企业参与热情,多渠道缓解政府补贴压力、科学设计新能源补贴调整机制, 加强政府监管、理顺管理职责、切实解决影响绿色发展的制度性问题,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电能替代技术、业态运营创新等,将成为湖州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


原标题:“生态 + 电力”:湖州绿色能源之路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