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LED照明产品的无线供电技术

2019-12-27      1298 次浏览

LED照明产业还在启步阶段,各种LED照明技术还在进一步完善中。我国LED产业需要把握市场脉搏,积极拓展消费市场,形成以市场应用促进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带动市场需求的良性循环。发挥LED的优势,发展有特殊用途的LED发光设备,积极扩大LED发光设备的应用范围。


非接触供电技术


非接触供电技术的特点是供电端与用电端无需任何物理上的连接,就可以把电能传输给用电端。利用电磁波进行毫米到厘米级范围的近距离非接触供电系统已经得到应用。如电动车辆、深水作业、机器人、矿山机械、电动牙刷、手机和笔记本等移动设备,甚至在植入人体的电子医疗器件也采用了这一技术供电、充电。因此,近距离非接触供电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非接触供电技术,综合利用电力电子技术、磁场耦合技术、大功率高频变换技术,借助现代控制理论和方法,实现了传输电能系统和用电设备的隔离,使两者之间没有电的直接接触,很好地满足了特种应用场合的需要,提高了电能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非接触供电技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灵活的电能接入新技术。


1基本原理


非接触供电系统包括电能发送单元和电能接收单元两部分。电能发送单元主要由交直流电源电路、功率放大输出电路、驱动电路、振荡电路、基准电压电路、控制保护电路以及发射线圈L1(变压器初级)组成;电能接收单元主要包括接收线圈L2(变压器次级)、高频整流滤波电路和负载组成(如图1所示)。



图1非接触供电系统结构图


非接触供电系统工作时输人端将交流市电经全桥整流电路变换成直流电,或用直流电端直接为系统供电,直流电通过振荡电路逆变转换成高频交流电经功率放大输出电路放大供给发射线圈L1。通过发射线圈L1与接收线圈L2耦合电能,接收线圈L2输出的电流经高频整流滤波电路变换成直流电提供给负载。


2特性和缺陷


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非接触供电技术,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必须有谐振频率一致的电磁共振,才能传输电能,而具有以下主要特性和缺陷:电磁共振以电一磁一磁一电的方式实现电能的传递,而且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必然存在着电磁辐射和能量的损耗,因此,近距离的实际效率很难超过80%,远距离的状态下,效率可能很低。因此,不符合节能的概念。


电磁能与距离的关系为电场强度与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磁场强度与距离的四次方成反比。单纯的电磁共振是不可能长距离传输的。通常在1米处,效率不超过l%。因此,只能在近距离内使用,一般不超过10厘米。


电磁共振可以穿透非金属,却不能穿透金属。利用这个特性,可以制造出即时充电或即时供电的电器,在移动性、防水性和隔离性等方面有突出的表现,同样可以应用这个特性,来解决其自身的电磁干扰问题。选择一个适当供电频率使系统产生共振,则电能发射端的电磁波频段对正常的通信、广播没有干扰或干扰较小,对人体或其他生物不构成伤害,符合安全指标。


在几个厘米以内的近距离的电磁共振中,还存在着空振高压问题:接收电路在负载时的电压与空载时的电压相差悬殊,往往是数倍甚至是十倍以上,致使接收电路在空载时,由于电压的大幅度升高,将负载电路烧坏。是目前电磁共振的非接触供电技术难以实用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