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动力电池应该如何处理?

2019-12-25      2159 次浏览

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被当作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被培养发展着。从十年前国家为这一发展方向定下基调开始,突破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子控制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早已成为了各方为之努力的目标,且成绩斐然。目前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经形成了原材料供应、动力电池、整车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到整车设计制造以及充电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具备了产业化基础。可并非所有环节都发展得尽如人意,例如在本应优先考虑的动力电池回收环节,就不如其他环节发展得那般良性了。不仅发展缓慢,且遭遇了不少的瓶颈。同时由于消费者对之知之甚少,也引发了一些不必要的担忧。担心动力电池回收不到位,从而造成污染等质疑的声音络绎不绝,客观上也成为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大障碍。的确,从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入快速增长的2014年开始计算,第一批规模化的动力电池已经接近报废年限,且数量正在不断增加。面对汹涌而至的动力电池报废潮,目前的现状是市场上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回收网络。这些已到退役期的动力电池,到底该去哪儿?如何去,成为了各界无法回避的问题。在去年年初,国内七部委联合印发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就已经明确指出了,汽车生产企业应建立动力蓄电池回收渠道,负责回收新能源汽车使用及报废后产生的废旧动力蓄电池,强制规定了车企作为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责任主体。简单来说就是六个字,谁生产,谁负责!虽然明确了责任主体,但回收网络依然不完善,回收市场发展仍停滞不前。动力电池回收,俨然成为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最大一块短板。这背后当然是有原因的。技术的门槛,限制了动力电池的回收长期以来,新能源车动力电池还没形成统一标准,导致动力电池从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再到三元锂电池,品类繁多,将这些标准不一、技术结构各异的电池统一整理并非易事。而从动力电池中分解出镍、钴、锰及锂盐等有价值的金属元素,或许比制造起来难度更大。技术的门槛,使得车企在这方面还需下大力气提高技术储备和人才培养。车企迈不开的投入产出比我们不难发现由于销量的原因,分到每个车企的第一批电动汽车待退役的动力电池数量其实并不算大,回收量也有限。同时,回收动力电池,目前来看也是无利可图的一件赔本买卖。据相关报告显示,目前普及率最高的湿法回收一吨磷酸铁锂电池的成本8500元左右,但从电芯中提取的镍、钴、锰、稀土元素等再生材料的售价仅为8100元,这也意味着回收企业不但不赚钱,还得倒贴。再加上目前整个市场体系过于分散,于是要这些车企都对动力电池的全生命周期进行管理,其投入产出比必然是不划算的。或许这也是目前车企在回收动力电池这一领域,积极性普遍不高的原因。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