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储能将迎来市场临界点

2018-06-06      1138 次浏览

  中国储能市场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17年锂电储能市场产量约3.5GWh,同比增长13%;产值55亿元,同比增长7%。

  尽管储能市场未来潜力可期,但当前限于储能政策、锂电池价格、电力等因素,锂电池储能还未大规模应用,尚处于孕育期,体量及增速仍比较小。主要用于通信基站、用户侧削峰填谷、离网电站、微电网、轨道交通、UPS等,部分还出口至欧洲、澳大利亚等市场,主要用于家庭储能、电网储能等项目。

  不过,锂电储能市场的产业临界点已经接近,2018年将是中国储能产业快速发展的起始之年。其主要驱动力在于:一是储能指导意见出台,加速储能产业由示范走向商业化应用。2017年10月,发改委等5部委联合发文《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在国家层面对储能产业进行部署。其中提出,为进一步加快储能产业发展,未来10年内将分两个阶段推进储能产业发展的相关工作,第一阶段(2017-2020年)实现储能由研发示范向商业化初期过渡;第二阶段(2020-2025年)实现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

  二是动力电池发展带动储能电池同步发展。中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推动动力电池性能提升、价格下行。同时,新能源汽车和分布式储能的融合开始显现。移动补电车是解决当前充电桩不足的有效措施;2018年开始动力电池批量退役,退役电池可拆解重组后用于储能。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的相互融合,在提升电池性能的同时,也使成本在加速降低。

  2015-2017年国内开启动力电池扩张潮,与之相伴的是动力电池产能的结构性过剩。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国动力电池有效产能110GWh,到2018年底有效产能将超过160GWh,但产能利用率不足40%。买方市场下,终端用户对动力电池性能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无法满足要求的部分电池厂商不得不寻找其他应用领域如储能(相对动力电池,储能对电池的性能等要求要低),以提升电池产能利用率。

  三是电池储能对安全、寿命、效率等性能要求逐渐量化,储能电池企业的产品研发、生产计划进一步明确。

  四是能源革命推动能源互联网的建立,储能是能源互联网关键支撑技术。能源互联网是建立在“互联网+智慧能源”基础上的能源开发与利用的高级形式,而储能是能源转换和利用的枢纽。锂电池储能凭借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高倍率等优良性能逐渐在铅酸电池、铅炭电池、钠硫电池等化学电池中优势凸显。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