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下午,蜂巢能源位于常州金坛的车规级AI智能动力电池工厂一期项目正式投产。该厂总投资80亿元,产值超130亿元,规划产能18GWh,共分三期建设:本次投产的一期项目规划产能4GWh,二期项目规划产能8GWh,预计2020年年底投产,随后将进行三期6GWh产能的建设。
值得关注的是,在蜂巢能源的工厂投产仪式上,不仅有来自其关联公司长城汽车的代表,还有宝马、光束、奥迪、福特、日产、一汽、东风、东风本田、长安、北汽、广汽、吉利新能源、奇瑞、蔚来、威马等国内外主流车企。据蜂巢能源总经理杨红新介绍,这些都是蜂巢能源已经送去了测试样品的车企,并且都已经测评通过了,反馈非常好。
在此之前,蜂巢能源位于保定的研发中心已经为长城汽车旗下的欧拉及WEY供应电池包,不过彼时的蜂巢能源仅是一个PACK企业,采购其他电池厂的电芯。随着蜂巢能源金坛工厂的投产,未来蜂巢能源将会以一个独立电池供应商的身份存在,形成从上游关键原材料到电池包的闭环生态。而这其中的关键,就是蜂巢能源金坛工厂的研发制造体系。
什么是“车规级”动力电池工厂?
提起蜂巢能源电池工厂,最大的特点就是车规级,可以说车规级动力电池工厂这个概念也是被首次提出。那么,何为车规级动力电池工厂呢?蜂巢能源对“车规级”有自己系统的思考。
“车规级动力电池工厂需区别传统电池厂,规划之初就以车为服务目标。”在杨红新看来,车用电池的单体电容量、串并联数相比传统电池均有大幅提高,再结合车辆应用的复杂工况和恶劣环境,对电池安全系数及一致性的要求更高,其严苛程度相比传统电池提高百倍以上,因此必须制定全新的电池制程规范和工艺标准,以达到车辆使用的安全要求。
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就必须要在生产制造的各个方面严格执行相应的标准。蜂巢能源的思路是从规划之初就以车为服务目标,制定全新的电池制程规范和工艺标准,具体包括:更加严格的环境控制、更加严格的毛刺控制、更高水平的金属异物检出率、更高水平的电池自放电检出率、更加完备的制程的追溯系统、全制程的SPC管控、AI智能技术全面、更高标准的制程管控,通过大幅提升这些维度,以达到车辆使用的安全要求。
以制程追溯系统为例,传统消费类电池的生产仅在部分工序使用AI技术,采用MES系统管控,管控因子一般在1500个左右,而蜂巢能源全面应用AI智能技术,形成了更加完备的制程追溯系统,通过人、机、料、法、环、测、时间等7维制程管控,实现过程超过2500个因子的监控,并可追溯到单电芯每个制程的过程数据,利用AI智能寻找最佳参数,从而降低故障率,提高设备稼动率,从制程因素方面降低电芯安全失效的风险。
不仅如此,借此次新工厂投产,蜂巢能源还倡导制定“中国车规级动力电池标准”,并且得到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主任卢世刚等多位行业专家的支持,力争继续完善这一标准,共同制定一份真正适合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车规级动力电池行业标准。
蜂巢能源本次投产的一期项目规划产能4GWh,二期项目规划产能8GWh,预计2020年年底投产,随后将进行三期6GWh产能的建设,预计2022年年底投产。
据杨红新介绍,蜂巢能源常州工厂是完全按照生产制造三元811锂电池的标准建造的,同时可以兼容622、523三元锂电池的生产,目前没有规划磷酸铁锂电池的产能。
具体到生产制造方面,蜂巢能源将高速叠片工艺应用于方形铝壳电芯,同等条件下,能量密度可提高5%;循环寿命提升10%。传统叠片工艺效率为每片1S,而蜂巢的一期产线已将效率提升至单工位0.6S,二期可实现0.45S高速叠片,正在开发单工位0.25秒的超高速叠片工艺,届时将完美解决叠片工艺的效率问题,甚至超越卷绕工艺效率。这比计划在2022年导入叠片工艺的松下、三星SDI、CATL等行业头部企业领先至少3年。
关于蜂巢能源此前提到的四元材料和无钴电池现在的规划也已经清晰,在NCM体系的基础上掺杂Mx的四元材料预计将于2020年12月实现材料量产,将在2022年11月实现基于四元材料的电芯量产。无钴电池将在今年年底前完成材料开发,在2020年3月完成材料体系的进一步优化,4月实现材料中试,8月体系定型,2021年11月将实现无钴电芯的量产。
蜂巢能源常州工厂首批量产的电池将会以三元622锂电池为主,首批量产后间隔2个月左右的时间将会开始投产811电池,杨红新表示首批电池是针对插电式混动车型开发的。而依据蜂巢能源目前以电池系统供应商身份配套的车型,首批电池极大概率会配套WEY品牌车型。
蜂巢能源源于长城汽车动力电池事业部,但是如今的蜂巢能源已经是在长城控股集团体系下与长城汽车平行的孙公司了,从其目前的产品产能规划情况来看,未来势必要在动力电池领域分得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