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氢能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随后,全国多个省市迅速跟进出台氢能产业发展与燃料电池汽车推广规划及指导意见。
据高工氢电统计,截至8月,全国已经有佛山、深圳、茂名、成都、北京、株洲等24个城市发布相关的氢能规划路线图。其中,成都市、上海市、如皋市、嘉兴市、苏州市、武汉市、张家口市、佛山市、白城市、张家港市等10大城市在规划中明确了到2020年、2025年、2030、2035年氢能产业年产值目标,详见下表:
氢能产业产值规划
从氢能产业产值规划目标来看,佛山市计划在2020年前氢能产业产值达200亿,在已明确氢能规划的城市中相对领先;到2025年,成都市、张家港市、苏州市氢能产业产值目标为超500亿,与佛山市不相上下,武汉市和上海市的氢能产业产值目标是突破1000亿;到2030年,嘉兴市、张家港市、如皋市、上海市和佛山市计划氢能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产值;到2035年,张家口市氢能产业产值规划1700亿,白城市提出氢能产业产值规划2000亿。
业内分析认为,制定长远期氢能产业规划目标对于当地氢能产业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最终能否达到目标,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一般而言,在产业基础相对较好的城市,实现目标的可能性最大,也是氢能公司可以考虑投资布局的范围。为此,高工氢电特此梳理以上10大城市的氢能产业发展现状,以供行业参考:
佛山中国氢能产业中流砥柱
作为氢能产业的中流砥柱,佛山在规划发展氢能和氢燃料电池产业的力度较大,聚集了华特气体、广顺新能源、泰罗斯、长江汽车、爱德曼、拜特斯特、海德利森等近20家氢能企业,涵盖了从富氢材料及制氢设备研制、制氢、加氢,到氢燃料电池核心部件、动力总成和整车生产等环节。
此外,一些引进的氢能项目也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例如,总投资120亿元的广东长江汽车整车生产及氢动力研发中心项目于去年3月完成工商注册登记,目前正在推进厂房建设。爱德曼氢燃料电池生产项目,首期厂房已交付完成,正在进行设备调试;爱德曼项目将建成氢燃料电池及动力总成生产基地,计划投资30亿元,年产能8万台氢燃料电池,分三期推进,全部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200亿元以上。
上海吹响氢能产业发展“冲锋号”
作为国内燃料电池产业链企业数量偏多的城市,上海已然吹响产业发展“冲锋号”。
据悉,目前上海及周边地区已集聚了一大批氢能与燃料电池领先企业,在电堆及系统方面,有上海重塑、江苏清能、上海氢晨、上海神力、上海新源、上海电气、爱尔铃克铃尔等代表企业;在核心材料及关键部件领域,有Gore、田中贵金属、苏州擎动、上海济平、上海治臻、上海佑戈、上海弘枫等代表企业;氢气及加氢站环节,有上海舜华、上海氢枫、富瑞氢能、上海龙野、上海瀚氢等代表企业。
张家口、张家港、成都进入氢能产业化快车道
凭借筹办冬奥会、建设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契机,张家口市在氢能产业发展上不遗余力。截至目前为止,张家口已引进亿华通、海珀尔、中石油河北公司、张家口交投、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金风科技等企业在该市进行氢能布局。
同时,来自福田和宇通的74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已在张家口运行多时。此外,金鸿能源、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也计划在张家口启动加油站与加氢站混建项目,以油氢混建站推进加氢站建设工作。总的来看,当地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整条产业链都在活跃建设中。
张家港市当前涉氢企业20余家,产业链前端的制氢、氢气储运环节企业较多,产业基础较好;氢燃料电池环节的初创企业不断涌现,产业规模处于爆发性增长初期。
在制氢环节,张家港市拥有华昌化工、东华能源等龙头企业,这些企业也开始向产业链下游延伸,涉及氢气提纯、加氢站、储氢新材料、氢燃料电池等领域。
在氢气储运环节,张家港市拥有富瑞氢能、中集圣达因等龙头企业,富瑞氢能是国内规模较大的液氢储运装备、高压氢瓶、加氢站设备供应商和唯一的氢液化装置供应商,中集圣达因是国内最大的低温液氢储罐和运输3装备生产商。
在氢燃料电池环节,张家港市拥有华荷氢电科技、朔景动力、铧德氢能源、氢云新能源、江苏清能新能源等创新能力较强、发展速度较快的初创型企业。
张家港市主要涉氢企业情况一览表(资料来源:张家港政府网)
成都市目前也形成从整车、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及关键材料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到加氢及应用一体化的产业链。
在产业链下游-应用领域,整机企业主要有:研发制造氢燃料电池汽车、氢能列车等产品的成客、中植一客、荣创新能源、新筑股份等;关键零部件企业主要有:研发制造燃料电池电堆的东方电气、国蓉科技等;研发制造高速空压机、高压氢气瓶、加注设备等关键部件、设备的中材科技、金星公司等。
在产业链中游-制造领域,在制氢领域主要有四川省天然气公司、梅塞尔气体等企业;储氢、输氢、加氢站建设领域主要有华气厚普、深冷科技等企业。
在产业链上游-研发领域,现有东方电气中央研究院、四川大学、电子科大、西南交大、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在燃料电池领域积累了一定的技术优势。
武汉已具备丰富的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资源
武汉市目前集聚东风汽车、南京金龙、武汉理工氢电、武汉理工大学、武汉众宇、武汉泰歌、雄韬氢雄、武汉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等一批具有领先技术企业和科研单位。
2018年1月,武汉市提出建设“氢能汽车之都”的口号。
2018年9月28日和2019年1月14日,武汉市先后将东湖开发区和经济开发区两座加氢站投入使用。此外,武汉氢燃料电池动力公交车示范线路已安全运营近半年,首批20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将陆续上线试跑,同时也有少量燃料电池物流车开始正式运营。
据悉,围绕氢能产业的未来发展,武汉市已拟定了氢能产业项目库,将重点引进具备先进制造能力与核心竞争力的制储氢、燃料电池催化剂、质子交换膜、双极板、储氢瓶、空气压缩机、电控系统、氢能发电、储能等核心零部件制造环节的优质企业,并将配套发展服务型产业,在氢能汽车核心零部件、系统集成及氢能整车等氢能产业链核心环节培养领先企业。
清华大学教授、国际氢能协会副主席毛宗强认为,武汉已具备从制氢、氢气的储存运输、核心零部件、下游应用端一套相对丰富的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链资源。
嘉兴市、苏州市工业副产氢资源丰富氢能大项目相继落户
嘉兴市氢能来源充足且成本低廉,工业副产氢资源丰富,氢能大项目相继落户,并且基础设施(加氢站)建设和示范工作已开展。目前,嘉兴市拥有爱德曼氢能源、德燃动力、汉丞新能源、锋源氢能科技等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国内领先的氢能源企业,而且2019年又引进了氢能产业百亿项目——美锦能源,嘉兴氢能产业基础愈发坚实。
苏州市目前从事氢能产业的企业超过30家,南京大学昆山创新研究院、苏州园区的金龙客车都在氢能研发领域有所布局。位于常熟的丰田研发中心已建成苏州首家氢燃料电池汽车配套加氢站,并启动氢燃料电池汽车在中国的实证实验。常熟提出,用四年时间加快招引相关研发机构落户,对氢燃料电池上下游进行攻关。到2030年,形成千亿产业集群。
如皋市:“五位一体”的氢能产业链初步形成
在发展氢能产业的道路上,如皋市不遗余力。
如皋市从2009年起开始布局氢燃料产业,是全国涉足氢能产业最早、企业集聚度最高的地区。当地已拥有江苏清能、金通灵、南通百应、南通安思卓、陆地方舟、神华集团、思茂空压机、碧空氢能等10余家氢能企业,产品覆盖制氢加氢设备、膜电极、空压机、氢燃料电池电堆系统、氢燃料电池汽车等多个环节,一条集制储运氢、加氢、氢燃料电池研发生产、氢燃料电池汽车开发制造、氢能产品示范应用“五位一体”的氢能产业链已初步形成。
为将氢能产业进行到底,如皋市今年还聘请丰田燃料电池开发部部长、FCCubic专务理事大仲英巳,前丰田燃料电池研发部部长,苏州朔景新能源有限公司首席顾问加藤孝担任经济社会发展顾问,携手推动当地氢能产业做优做强。
白城市构建“产业树”布局氢能全产业链
今年7月,白城市宣布联合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等相关企业,共同打造“白城——长春”吉林西部氢能走廊,建设新能源与氢能区域产业集群。此外,白城将与合作伙伴沿白城至长春高速公路布局加氢站,开通氢能大巴专线、城市公交,开展氢能车辆示范运营。辐射并带动吉林省氢能汽车产业发展,力争到2035年氢能汽车产能达到10万辆。
未来,白城市新能源及氢能产业发展按照“新能源电力开发→氢能生产→氢能储运→氢能利用”这一产业链条构成,将推进新能源电力开发与氢能生产有机结合、氢能生产与氢能储运有机结合、氢能开发与氢能利用有机结合、新能源和氢能产业与配套装备制造业有机结合,强化保障措施、推进规划落地。
市长李明伟表示,白城市今后还将围绕构建“产业树”,从氢气制、储、运、用到氢能装备、氢燃料电池及整车生产,全产业链开展项目谋划、招商、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