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燃料电池商用车补贴相对于乘用车更高、燃料电池技术不够成熟更适合用于大型车、商用车行驶工况较为固定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目前国内氢燃料电池商用车领域发展更快些。业界很多人认为,燃料电池乘用车实现推广运营难度太大,短期内几乎看不到市场。不过,这并没有阻挡国内领先整车企业的探索脚步,他们的研发进展超乎外界想象。
来自亿华通官微消息,8月13日,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一行到访亿华通,就氢能产业现状及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研发与产业化展开调研。亿华通向调研团重点展出了公司与广汽集团合作推出的氢燃料电池SUV新车型,车辆搭载亿华通最新一代自主氢燃料电池发动机。
图片来源亿华通官微
据了解,亿华通最新一代自主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列产品功率覆盖30kW-80kW,实现-30℃低温启动,-40℃低温存储,性能比肩国际主流产品,目前商业化推广数量超过百台,完成对团体客车、公交车、物流车、乘用车等多种车型的覆盖。本次亮相的氢燃料电池SUV是双方在整车和氢燃料电池发动机领域的技术积累与开发实力相结合的成功尝试,对于拓展国内氢燃料电池车型应用场景,推动氢燃料电池车型进一步普及意义重大。
高工氢电梳理发现,这是广汽集团第一次对外出现燃料电池车型,而且是燃料电池乘用车车型,此前无论是公告还是会议展会,都没有相关新闻出现。广汽集团只是声称对外有布局。
今年两会期间,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红提出《建议推动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发展》,受到了各行各业的广泛关注。对于氢能的发展,曾庆洪建议落实加氢站规划,加速制氢产业发展,通过多种形式补贴,由点到面逐步加快加氢站布局与网络建设。此外,他还提出加大燃料电池乘用车研发与推广支持力度、建立健全燃料电池领域标准流程体系建设等建议。
曾庆洪表示,目前国家氢能源基本上应用在卡车和大客车上。没有在轿车上使用,是由于轿车体积很小,且氢能源安全性、基础设施配套有待提高。“氢能源推广需要一个过程,希望今年能够在乘用车上推广,逐渐应用在乘用车上。我们争取今年有20台样车。”
今年4月19日,有投资者向广汽集团询问在发展氢能源汽车的规划。广汽集团表示,公司一直都在燃料电池领域进行积极研发和技术储备,致力于为未来FCV车型开发奠定基础。
截至近日广汽集团到访亿华通,广汽集团氢燃料电池SUV才初露真容。客观来看,广汽集团对燃料电池乘用车的布局与推广,对于推动燃料电池行业发展意义重大。不过,相对于同行而言,广汽集团布局燃料电池车型步调偏慢。
燃料电池乘用车领路先锋上汽集团早在2006年成立燃料电池事业部;2010年与同济、清华合作的174辆燃料电池车在世博会运行;2014年开展燃料电池车全国巡游,整个中国道路情况下的运行做了一个验证;2016年一款燃料电池乘用车上榜工信部推荐目录,至今也是唯一一款,当年销售51辆。为加快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发展,上汽集团成立上海捷氢科技有限公司,整合燃料电池领域技术人才等核心资源。
长城汽车则展开全产业链布局。长城汽车从2014年底、2015年初开始进行氢燃料电池的调研,2016年公司成立XEV项目组攻关FCEV的核心技术;2018年3月,长城汽车成为中国首家加入国际氢能委员会的整车企业;6月,建成氢能技术中心并逐步投入使用;8月,长城汽车收购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51%股权;10月,公司入股世界领先加氢站运营商H2MOBILITY。长城汽车围绕制氢、储氢、加氢站、燃料电池全产业链展开布局,并取得一定成果;在2019上海国际车展上,长城控股集团旗下氢能板块的未势能源和上燃动力联合展出了国内首个85kW乘用车燃料电池系统。
在燃料电池汽车方面,长城汽车有自己的判断,并有清晰的产品投放规划和时间表。长城汽车预计2025年,燃料电池车会成为同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一样重要的产品。因此计划在2020年展示首款自主开发的燃料电池车型。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推出首支燃料电池车队。2023年推出成熟的燃料电池乘用车车型。
东风汽车在燃料电池物流车领域表现不错,其实在乘用车领域也在快马加鞭。去年年底,东风汽车就牵头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全功率燃料电池乘用车动力系统平台及整车开发》项目,拟开展高效率燃料电池乘用车整车开发、全功率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平台开发与优化、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全工况仿真及测试验证、整车测试验证与氢/电安全研究及标准等关键技术研究。在2019上海国际车展上,东风展出风神AX7燃料电池版。
近日一汽集团新能源开发院电池研究所所长赵子亮对外透露,今年一汽将要示范的氢燃料电池汽车是红旗H5,将在长春展开示范运营。红旗H5是一款B级车,这款燃料电池车动力性最高车速160km/h,0-100km/h的加速时间小于10s,续驶里程达到450km以上。
据了解,一汽集团一直跟踪燃料电池技术,早期主要联合高校开展研究工作;2010年上海世博会,联合同济大学做了6辆奔腾燃料电池轿车,开展示范运行;之后,开展了30kW燃料电池系统的科研课题的研究;2018年10月,一汽首台红旗自主燃料电池发动机成功点火。这台国内首款用于搭载乘用车的50kW级别燃料电池发动机,采用金属双极板单堆,系统体积比功率达到400w/L。
除了老牌车企布局燃料电池乘用车外,“新锐势力”格罗夫也备受瞩目。今年3月,格罗夫首台氢能源乘用车样车在光谷研制成功,该车定位豪华SUV,车身采用碳纤维材料,续航里程达1000公里以上;4月,格罗夫携两款SUV及一款高端运动轿跑震撼亮相上海车展,并开启全球预售,在业界引起巨大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