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扩张,而作为新能源汽车“命门”的动力电池也被置于风口之上。动力电池这道难题,不仅对于传统燃油车企业向新能源车的转型和扩张是一根难啃的大骨头,对于那些新兴的造车新势力而言,更是其研发和制造中的掣肘。著名的电动车“教主”特斯拉之所以发展迅速,一大原因就是其在动力电池的布局方面很有前瞻性。去年,特斯拉甚至与松下开始了共同建造超级电池工厂的进程,该工厂最终投资将达到50亿美元。
相较特斯拉而言,很多新能源造车军团都感受到了来自动力电池的性能和成本上的压力,当然其中也有例外,比如不久前刚刚浮出水面的SFMOTORS。在3月28日(美西时间)于硅谷举行的全球发布会上,这家造车新势力不仅展示了其研发布局中的技术实力以及生产资源,还带来了即将量产的智能电动车型SF5和SF7。在其向外界公开的电驱动技术中,除了电机和电控方面的技术优势,动力电池上的技术和生产布局上所体现出的“快人一步”令人印象深刻。
核心技术在手,多级别造车“胸有成竹”
去年10月,SFMOTORS正式收购美国当地的电动汽车电池系统研发设计公司InEVit的100%股权。InEVit此前的主要业务为电动汽车电池系统研发和设计,通过将电池模组系统标准化设计,大幅降低成本,其先进的激光焊接技术可推动电池模组的快速制造,也曾是奥迪等公司的供应商之一。通过本次收购,SFMOTORS进一步掌握了领先的电动汽车电池系统技术,也掌握了多项与电动汽车电池相关的专利。由于InEVit公司团队加入SFMOTORS,也为SF在电池系统方面的人员和技术储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那么,SFMOTORS手中所掌握的动力电池技术到底居于业界什么水准呢?SFMOTORS首席技术官唐一帆在发布会上表示,其自主研发的电池模块技术,极大的提升了SF电池包能量密度(160kw/kg)及循环使用寿命,并且能实现本地化的电池生产。这样的电池表现直接体现在产品续航里程的增加上:根据测试,SFMOTORS的工程车型在NEDC标准下续航里程超过500km,EPA标准下续航里程则超过了500km。这样的续航表现足以媲美大多数燃油车,也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消除消费者对于新能源车续航不足的疑虑。
能量密度等技术突破,推动下一代电池技术革命
目前,在动力电池行业,一种技术进化方向是将现行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在保证安全性的条件下向高比容方向调整,优化电池规格,比如21700三元锂电池就是这种技术优化的成果,也是特斯拉等电动车企业主推的一种动力电池方向。
但还有一种更先进的发展方向就是固态电池。固态电池具有极高的安全性,不可燃、无腐蚀、不挥发、不漏液。相比于现有三元锂电池,固态电池对应车辆的续航里程、安全性和环境友好程度等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从而进一步缓解里程焦虑问题。业内人士指出,为了实现固态锂电技术的推广应用,非高温环境下性能的改善、不同批次电池的性能可重复性等问题都有待解决,这也对电池技术研发和制造者提出了种种挑战。
在发布会上,SFMOTORS表示,已着手进行下一代21700固态电池应用的研发,其技术指标特别吸引人——电池能量密度从当前的160Wh/kg增至280Wh/kg,这种固态电池技术同时在提供高能量、快速充电和安全运行方面都有很大的助益,并且该设计还将允许激光焊接将电池连接在一起快速制造。在SFMOTORS看来,固态电池的解决方案固然充满挑战,但挑战同样意味着更美好的可能。
“开放共享”合作模式将成EV行业加速器
正因为在初创阶段尝到了技术引进和融合的甜头,SFMOTORS对其技术发展路线和商业模式的思考更有战略眼光和超前意识,其提出的“技术开放制造共享”商业模式值得赞赏。SFMOTORS表示,这个行业还有很多技术商业伙伴缺少资源,而SF非常欢迎与更多伙伴一起共赢;另一方面,SF公司的核心技术已经较为成熟,愿意以开放的姿态,对外输出解决方案。
这为加速产业链的整合带来了很多可能。由于SFMOTORS表示其电驱动等核心技术储备和中美两地的生产基地,以及由此衍生的销售网络,都可以成为开放和共享的对象,因此,其先进的动力电池技术和较强的生产能力,也有可能成为技术输出与供应的来源。有专家估计,到2020年动力电池的需求量将达到100Gwh,而SFMOTORS全球产业布局下已规划了产能为5.2GWh的电池工厂,也就是说建成后将满足全球5%的动力电池需求,将成为EV行业参与者、需求方的福音。
本文摘自:EV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