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的动力电池公司将独立上市

2019-09-24      1473 次浏览

3月31日,2018珠三角未来汽车供应链创新论坛上,比亚迪锂电事业部副总经理沈晞表示,比亚迪正在做动力电池的业务剥离工作,预计2018年底或2019年初会拆分完毕。在2022到2023年,比亚迪的动力电池公司会独立上市。


《商学院》记者向比亚迪公共事务部了解进一步信息,截至记者发稿未收到相关回复。


业内人士认为,比亚迪一旦落实对电池业务的剥离,将对整个电池行业产生影响。


拓展电池业务


比亚迪2017年年报显示,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业务在四大业务中占比仅为8.28%,营收87.66亿元。


比亚迪公司董事局主席王传福有“电池大王”之称,做电池起家的他,在进入汽车领域采取了“垂直整合”的模式,而比亚迪的电池业务依靠集团自身的“闭环”优势,曾经是市场的领先者。2016年,比亚迪电池的出货量达8.23GWh,行业第一。这一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比亚迪的电池几乎全部供应到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上。


尽管财务显示,比亚迪电池业务2017年同比增长19.37%,但由于自身封闭的体系,行业老大的地位这一年被宁德时代替代。2017年比亚迪动力电池的装机量为5.43GWh,而宁德时代凭借着开放的供应体系,与吉利、宝马、上汽等整车企业合作,装机量达10.4GWh。


事实上,比亚迪电池业务的拆分是产能提高的自然结果。此前,比亚迪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随着电池产能不断扩充,公司将通过对外销售来促进电池业务的发展,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7年底,比亚迪电池产能达16Gwh,其中三元电池产能6Gwh,磷酸铁锂电池产能10Gwh,预计2018年还将在青海扩充10Gwh的三元电池产能。


汽车行业知名评论员张翔认为,对于比亚迪来讲,相比较之前闭合的供应链,动力电池业务剥离出来面向其他整车厂开放,将大大拓展比亚迪的业务量。


比亚迪动力电池业务的开放,从认证到产品开发需要的流程并不长。张翔称,比亚迪的动力电池是经过认证的,符合国家标准。一旦要拆分和上市,只需要改下商标即可。沈晞表示,比亚迪已经就动力电池业务与长城、北汽、广汽等各大汽车主机厂进行对接,预计最快于2018年就会有部分电池对外销售。


锂电池行业之争


比亚迪一旦落实对电池业务的剥离,将对整个电池行业产生影响。


沈晞称,近五年内有很多新兴势力涌入锂电行业,超出了比亚迪原先预计的态势。在国内锂动力电池企业市场,虽然比亚迪的电池业务早于宁德时代,但它的封闭体系反而让后者迅速占领市场,其中锂动力电池出货量在2017年被宁德时代超越。


随着动力电池技术门槛提高,张翔认为,产能门槛和环保指标的要求将让电池行业进入到洗牌的状态,大企业将更容易生存下来。比亚迪如果拆分电池业务并上市,将使其资本化程度更高,宁德时代将面临劲敌。


相比较宁德时代,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商学院》杂志采访时认为,他更看好比亚迪的锂电池产品,“比亚迪以电池起家,经过了行业内包括和外资企业的充分竞争,产品比较规范,也有超强的体系能力,成本控制得也不错。走了很多弯路的比亚迪,相比较突然爆发的宁德时代这匹黑马。还是很有潜力的。”


在同行业的竞争中,比亚迪在电池成本的控制上有着先天的优势。关于电池的成本,本来就以价格低廉的电池起家的比亚迪在接受《商学院》杂志采访时表示,电池成本在控制下也在下降。“2017年下半年,我司率先实现多晶金刚线切片和湿法黑硅电池技术全面量产,使多晶太阳能(5.380,0.36,7.17%)电池转换效率提升0.4%,组件成本进一步降低。”


张翔认为,自新能源补贴退坡之后,不少整车车企将运营成本的降低计划转到了上游企业的电池采购上。如果比亚迪的开始给其他整车厂供应电池,那么和其它车企相比,比亚迪自身容易以动力电池为切入口,形成整车成本优势。


零部件拆分上市符合行业规则


汽车行业有许多零部件子公司从母公司拆分出来独立发展的先例。例如,德尔福派克电气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线束系统制造厂商。1999年,德尔福正式与通用汽车公司分离,成为一家完全独立的、公开在纽交所上市的公司。此外,电装公司是世界汽车系统零部件的顶级供应商。而电装公司就是从丰田公司分离出来的。


张翔认为,正如德尔福从通用独立出来,比亚迪剥离动力电池的业务,是汽车行业通用的规则。车企的零部件拆分发展也是符合发展规律的。


本文摘自:新浪网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