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行业强存弱汰 提高竞争力是生存关键

2019-09-19      707 次浏览

和新能源汽车行业仍在蓬勃发展不同,动力电池行业正在逐步进入“红海”。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1-9月,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42.6GWh,同比增长32%。但整体市场的73%,高达30.98GWh动力电池来自于全球出货量前十的企业,动力电池行业强存弱汰的局面已经基本形成。


对中国的动力电池企来说,形势同样严峻。2017年,配套产品进入工信部目录的动力电池企业为90多家,比去年200多家减少了一半还多。然而,即使这样,业内人士还是觉得减少的数量还没有“到底”,接下来的淘汰速度甚至会更快。


那么具体要淘汰到什么程度呢?业内人士指出,到2020年,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起码要淘汰掉9成以上,即届时的动力电池企业数量会从目前的约200家淘汰到只剩下20余家。


此外,在动力电池行业内部激烈竞争的同时,外部环境也并不“友好”。一方面,电池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另一方面,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上涨,大批量的采购反而压缩了动力电池的利润。加上国际锂电池价格下跌等因素,国内动力电池企业不得不对产品进行降价,利润进一步压低。


去年,动力电池的行业的平均价格为2元/Wh,今年已经降低到2元以内,并且已有企业为去库存进一步压低报价至1.4元/Wh。而新能源汽车行业内人士甚至认为,动力电池系统只有做到0.6元/Wh,电动汽车没有补贴下才可以有竞争力,高于这个价钱,电动汽车和普通汽车相比就没有竞争力。


而据数据显示,去年年底国内动力电池产能为120GWh,今年年底可能接近200GWh,而今年的市场需求却只有不到40GWh。


形势如此严峻,对动力电池企业来说,如何生存成为当务之急。而要做到“剩者为王”,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是关键。


提高竞争力,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降低产品价格。对动力电池企业来说,降低产品价格,一方面可以通过扩大产能,以规模经济来带动效益来实现,但要注意控制边际成本;另一方面就是通过提高技术水平、生产效率等手段降低生产成本来实现。成本的降低有可能带动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加,从而推动市场对动力电池的需求,形成良性循环。


其次,提高竞争力,动力电池企业可以从形成产业链入手,向上下游进军。即使上游原材料受限于不可再生性无法降价,但控制上游原材料,动力电池企业仍然可以做到控制原材料成本上升。产业链向下游延伸,建立紧密的产业联盟,动力电池企业可以进入整车供应体系,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稳定的销售渠道。目前,如宁德时代接受整车企业入股、远东福斯特新能源有限公司的母公司远东智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签约成立合资公司“帝特律电动汽车有限公司”(现远东智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所持的40%股份已无偿转让给公司控股股东远东控股集团),都是这种做法的尝试。


最后,提高竞争力,还需要把握市场热点,精确定位。动力电池生产企业的产品如果能适应市面上所有电动汽车的型号需求,那固然是非常强大,但如果能专精一种类型的电动汽车,那也能立于不败之地。据统计,今年前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共销售49万辆,同比增长45.4%。其中,新能源乘用车1-10月共销售39.3万辆,同比大增61.3%。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